脸疼如刀割!昆山中医院这项技术告别“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疼起来
像刀割、像电击
连吃饭、说话都不敢
……


68岁的靳先生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了整整5年。近日,昆山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实施“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仅用一个小切口,便让靳先生告别剧痛,术后当天即可出院!

5年剧痛难忍
患者苦求“过个安稳年”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发作时如刀割、电击,严重影响生活。靳先生尝试过药物、微血管减压术等多种治疗,但效果不佳。
年前,靳先生听从好友推荐,来到了昆山市中医医院。在神经外科的门诊门诊上,遇到了陈龙主任医师,想起了回忆起患病经历,苦求道:“这疼起来真要命,我就想好好吃顿饭、过个年啊!”

针对靳先生的病情,神经外科陈龙副主任团队决定采用国际前沿的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该手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在影像精准引导下,将球囊导管插入三叉神经半月节,然后注入造影剂使球囊膨胀,压迫神经纤维,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球囊压迫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合高龄、体弱、不能耐受开颅手术、不愿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 手术示意图:球囊精准压迫神经纤维
1月26日(小年夜前夕),陈龙主任医师与陆维主治医师在王文华主任医师的指导下,为靳先生实施手术。术中影像显示,球囊位置精准,创口仅为2毫米,手术过程顺利。

▲术中穿刺

▲微创切口

▲球囊释放位置精准
术后,靳先生的疼痛完全消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终于能正常吃饭说话了,整个人都轻松了!”靳先生激动地说。次日(小年夜),他便康复出院,如愿回家过年。
神经外科王文华主任表示应用具有:一、突破性,传统开颅手术风险高、恢复慢,而微球囊压迫术将治疗“化繁为简”。二、适应症广,不仅适用于典型三叉神经痛,还适用于特发性三叉神经痛和多发硬化症导致的三叉神经痛、颅内肿瘤等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和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如伴有结膜充血、流泪和颅自主神经症状的短暂单侧神经痛样头痛发作)等。
若出现以下症状,请尽早就医:
-
一侧面部反复发作刀割样、电击样剧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
疼痛由刷牙、吃饭、说话等日常动作诱发;
-
伴随患侧面部抽搐、流泪、流涕等。

▲ 三叉神经痛常见疼痛部位

“昆中医神经外科”的奋斗之路
昆山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在十年前已开展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是昆山地区最早开展该类技术的专科,经过十年的积累,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昆山地区神经外科领域领军科室。
一、2013年率先开展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为破裂动脉瘤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昆山地区脑血管救治水平更上台阶;
二、2018年率先开展烟雾病的外科治疗,填补了昆山市的技术空白,目前科室经过五年的沉淀,该技术已日渐成熟,截止目前成功治疗数十例患者,无一例存在术后并发症;
三、2018年底率先开展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微创介入诊疗技术,在昆山地区率先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四、2018年率先开展神经内镜下微创治疗脑内血肿/脑室血肿,尤其新院区启用后复合手术室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我市脑出血急救水平;
五、2019年在上级医院的帮助下成功开展颈内动脉剥脱术,再次填补昆山地区颈内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空白。
六、2023年成功开展首例神经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
七、2023年成功开展颅内神经刺激器植入术(DBS手术)并“开机”,填补昆山地区帕金森治疗的空白;
八、2024年在昆山地区率先开展SCS(脊髓电刺激)为意识障碍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