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山的乡村
🏃🏃🏃
歇马桥村藏着双重美学
青砖黛瓦沉淀旧时光
咖啡香在转角处飘来
古韵与新潮
像宣纸上的墨与留白
成了最自然的艺术
不经意间完成了时间的温柔解构
咖啡馆的落地窗上
往昔与当下达成奇妙的和解
我们风尘仆仆寻找的故乡
原来就藏在这光影交错的静谧里
白墙黑瓦,错落有致
稻田如毯,潺潺流水
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
慢成陶坯上的一抹指纹
慢成木工坊里的一缕刨花
这是计家墩
一处被流水和绿意浸润的所在
村子里吉祥物墩墩鹅憨态可掬
摇摇摆摆地在田间中
成了乡野最生动的注脚
它的存在,让人恍然惊觉
原来真正的田园
从不需要刻意的装饰
不过是万物本来的样子
踱入祝甸
步履便洇成了水墨的慢板
水是停驻的琉璃
风倚在檐角小憩
阳光经岁月细细筛过
在砖木纹理间勾勒出千年江南的轮廓
远远望去
那座水乡田园中的古窑遗址
像一册被风掀开的旧书
砖红色的扉页上
写满了火与土的往事
水
是它最深的笔触
浸透砖瓦、田埂与橹声
像宣纸被岁月晕染
洇出青的瓦脊、白的云影
时间在此处
卸下齿轮
风突然忘记推搡
树叶悬在半空
成为绿色的休止符
石拱桥弓着背
将倒影压成镇纸
橹声在段落间隙处停顿
像文人蘸墨时悬腕的迟疑
整个村庄安然卧在河湾的臂弯里
成为最动人的那个繁体字
圩田如砚
蓄满江南的雨水与光阴
稻禾一茬一茬地生长
以青黄为墨
将春秋代序写成大地的行楷
而今
艺术家的彩稻如新毫
饱蘸时代的丹青
这片土地突然学会了狂草
将千年的含蓄化作淋漓的泼墨
走进金华村
便走进了一幅
被岁月精心装帧的田园长卷
这里的鲜花不是点缀
而是大地最本真的抒情
将整个村庄浸泡在色彩的醇酒里
浓烈得让人微醺
走在村巷中
会突然明白
所谓乡愁
不过是一缕腊味的缠绵
一片花影的恍惚
这里没有刻意的矫饰
只有最本真的江南水乡风骨
渔网晾晒在夕阳下
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岁月的纹理
老船横在浅滩
木质纹理中沉淀着风雨的印记
就连空气中飘散的湖鲜气息
都带着未经雕琢的质朴
林石嘴最动人之处
正在于它从不标榜自己的避世情怀
它只是安静地存在着
如同湖畔的一块老石
任由时光冲刷却始终保持着最本真的模样
为疲惫的都市灵魂
支起一片返璞归真的幻境
江南的村落总带着几分文人画的雅致
六如墩尤甚
那些修葺一新的农舍
白墙黛瓦依旧
却在檐角窗棂处添了些许新意
宛如老书生换了件体面长衫
骨子里的书卷气却愈发清朗
在这里
现代生活的便利与古老村落的韵味
达成了最熨帖的和解
恰似一壶新采的碧螺春
既带着山野的清气
又在杯中舒展着时代的新绿
驱车行驶在昆太路上
江南的烟雨突然被掀开一角
在娄江北岸
几幢欧式建筑赫然浮现在水墨画卷中
像是某位粗心的装帧师
将一页西洋画册错订进了线装的诗集里
振东人的建筑语言里
藏着比砖石更沉重的故事
他们在西洋建筑的骨架里
小心翼翼地填入江南的生活肌理
这种文化嫁接的痕迹
不是简单的模仿
而是一个漂泊族群将乡愁具象化的尝试
心有半亩花田,藏于世俗人间
是否已经按捺不住
那颗向往大自然的心?
快来昆山
体验一次松弛感的“村游”
不用向往,现在出发!
🍃🍃🍃
来源:昆山发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领红包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