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二
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教导自闭症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导致情绪变化的一些基本原因。比如,得到了喜欢的东西使人高兴,而失去了喜欢的东西会使人难过等。
我们也可用前面提及的方法教导情绪变化的原因——即通过两个教导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教导自闭症孩子观察情绪产生的原因。
教导者A从教导者B手中抢走正在玩的好玩的玩具后,教导者B假装哭泣、擦眼泪。
这时教导者A问孩子:“她怎么了?”
如果孩子说:“她很伤心。”教导者A便接着问孩子:“她为什么伤心呢?”对此,正确的回答当然是“她的玩具被人拿走了”或与之相近的话。
如果孩子做出了正确的回答,应该给予认同和奖励。否则,教导者可以用上述第一阶段类似的辅助方法描述教导者B伤心的原因,进而使孩子逐步理解、建立情绪变化与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到孩子能够较为一致地辨认由他人表演的、比较明显甚至夸张的各种情绪以后,教导者可以进而用比较抽象的方法,如人脸图画来进行相同的训练。
教导者和孩子可以坐在桌子旁由指导者分别展示代表高兴、悲哀、生气和恐惧等不同情绪的人脸图画,提出“他怎么了”或“他觉得怎样”的问题让孩子回答。
必要时给予辅助和奖励,直到孩子能区分并命名这些情绪为止。
具体地说,教导者在开始训练之前要准备好代表“高兴”、“伤心”和“生气”等情绪的图片。
这些图中人物的面部特征可以有意地加以夸张,以引起孩子的注意。例如,代表“高兴”的面孔上,嘴角可以往上高高地翘起,而代表“伤心” 的面孔上嘴角可以低低地垂下,等等。图片上面同时还可以写上相应的文字如“高兴”、“伤心”和“生气”,等等。
在训练时,教导者先把一张人脸图画,如“高兴”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指着代表高兴的图片,同时描述图中人物的面部表情。
比如说:“这孩子很高兴。”教导者同时解释可能导致高兴的原因:“因为妈妈给了他一根冰棍。”
之后教导者要求孩子指出情感特征,如,对孩子说:“指指他高兴的嘴巴”。如果孩子能够按指令执行,则给予赞同和奖励。否则,教导者可应用各种辅助来提供帮助。一种辅助的方法可以是教导者自己做一个夸张的笑脸。然后指着自己上翘的嘴角说:“看!我很高兴。”
另外一种方法,是由教导者制作基本感情图册,如关于高兴的感情图册、关于伤心的感情图册和关于生气的感情图册,等等。
在图册中列举各种可能导致这一情绪的有关例子,并用图片表达出来。
例如,在关于高兴的感情图册中,可以有孩子得到了新的玩具,所以他高兴了;或妈妈亲了孩子,所以他高兴地笑了的情景等等。
在孩子学会了代表“高兴”的图片以后,教导者引入代表其他情绪的图片,如代表“伤心”的图片和代表“生气”的图片等,并用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训练孩子使用这些图片。
有些自闭症孩子没有口头语言的能力,这种借助图片帮助他们认识与表达各种人类情绪的训练方法,有着更大的应用意义。
招生对象:
1.自闭症\疑似自闭症(孤独症)
2.发育迟缓
3.感统失调儿童
4.语言发育障碍
5.语言发育迟缓
6.社交训练
7.生活自理
8.音乐游戏
9.手部精细
10.幼小衔接
11.注意力训练
12.多动症
13.行为矫正
社交训练 我们的孩子不愿与人目光交流,不愿跟小朋友玩,不会假扮游戏,经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这些都是社交能力障碍的表现。怎样来改善孩子的社交行为呢?
亨那引进美国RDI(儿童社交能力发展干预)的理念和课程大纲,结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特殊儿童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训练的经验,专门针对社会交往能力不足、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的学前儿童,推出此课程。
咨询电话:0512-57352378 153 0626 8207(微信)
联系人: 赵老师
地址:昆山市利得国际主楼1402室
网址:[url][urlen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