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为了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
我们会按照结构化的方式去设定早上起床的流程
❶
从床上爬起来
❷
上厕所
❸
回房间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
❹
去卫生间刷牙洗脸
❺
到客厅自由活动
❻
吃早饭
❼
出门去机构训练
这七个起床的步骤要按程序来进行,每天这么做,长此以往,孩子就学会了早上起床的程序。
也许有一些家长会说,会不会导致刻板啊?没有关系,先把程序练出来,以后再训练灵活性,其目的是减轻家人对孩子的照料程度,让孩子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这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都很有用。也许可能孩子到了30岁、50岁还是一名社会意义上的残障人士,但是至少可以通过这些早期的训练保障他过着有规律的生活。 但,如果仅仅是让孩子去将这七个步骤完成得很好、很熟练,我认为这样的训练是有欠缺的,因为我们好像没有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社交元素”,没有体现社交沟通这个核心问题。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感觉的输入、加工和反应输出的过程。运用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接受外界的感觉刺激,然后通过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对刺激信号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感觉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就是感觉统合。
二、感统失调的表现
一般的孩子感统失调30%左右,特殊儿童特别是自闭症的孩子感统失调达到90%。感统失调会让孩子学方面出现坐不住、易分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抄写阅读跳行漏字等;性格上有的孩子表现胆小、敏感、爱哭闹;生活上有的孩子出现容易跌倒、身体软、力量不足、害怕各种声响或者被碰触,自理能力差、入睡困难以及口齿不清或者语言发育迟缓等。这些都深深的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家长越早引起重视,训练效果就越好!
三、招生对象:2-12岁感统失调的孩子
四、课程特色:专业评估,找出根源问题,逐一击破,针对性解决,分阶段设置训练课程,利用多感官训练工具,对敏感性、迟钝型、混合型等不同类型的前庭平衡觉失调分别进行服务训练;通过各种感统工具和游戏设置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孩子的触觉、本体觉等,逐渐改善孩子感统失调的情况。
五、上课时间:周一到周五,周六或者周末,每节课50分钟,可以提前沟通预约时间。
我们建议,家长要做一点功课,看看是否可以给上述每个步骤都加入一些情节,将“社交元素”嵌合进去,这就达到了随时随地训练孩子社交能力的目的。
例如:
❶
起床:叫孩子的名字,胳肢胳肢,让孩子醒来,说“天亮了”等等,唤醒孩子。(替代过去掀被子、抱起孩子的做法)。 ❷
上厕所:唠叨“上厕所喽”或“尿尿喽”,然而,走到卫生间门口,发现里面有人(爸爸),我们就说“等一等”,这里体现了”轮流”这个社交元素。 ❸
穿衣服:拿出两件或三件衣服(有他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问”宝贝,你要穿哪件啊?”,孩子如果语言不好,可以拿出衣服,然后,用手指指给孩子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说“红色”或指向他喜欢的衣服),这里练的是”顺着手指看”和“自己用手指指物”这个社交能力。如果孩子不会指,可以辅助,然后给予一个精神奖励(微笑、表扬等,这是ABA)。
❹
刷牙:准备好不同的牙膏,其中可能有他喜欢的味道也有不喜欢的味道(或水杯、牙刷),放在较高的地方,让孩子够不着,然后问,”要那个牙膏?”,要求孩子说出或指出,说或指就是“社交元素”。
❺
客厅活动(自由时间,让孩子自己玩):父母乘机完成自己的“生活自理”。
❻
吃早饭:改变过去的匆忙喂饭的做法。我们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把喜欢吃的放得离孩子远一些,不喜欢的放得近一些,让孩子说出“包子”或指向”包子”。
❼
出门去机构训练:走到门口,不着急开门,让孩子去说“门”或“开门”,孩子不会说,我们帮他说,然后开门。
所以你看,生活中的一切常规、环节、行为和活动过程都可以加入社交的元素。 咨询老师:赵老师联系方式:18361961770
(微信同步) 15162319712
QQ
:1574573939机构地址:昆山市花桥镇绿地大道255弄1号楼203-204室 [ 此帖被启智星特教在2023-07-17 16: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