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每一个人心中
都有一个江南
每一个人梦里
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水乡
趁阳光正好、微风徐徐
我们一起打卡昆山吧
一排排白墙青瓦的老房子里,传统的渔家生活还在继续。每户人家门口都有一片小菜地,种满绿油油的蔬菜,农闲时,老人们坐在院里喝茶话家常,儿童绕膝嬉戏打闹……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进计家墩理想村,入目皆是田园、农舍,仿佛回到了儿时在村里与小伙伴放学追逐的时光。一幢幢新建的民宿,给乡村增添了时尚的元素。
沿着乡村小道进入六如墩村,第一眼就能看到很大的河面,河的两旁都是农民的住宅,河边铺成的木栈干净而整洁,很有几分古村落的味道。傍晚时分,村内灯火亮起,人声响起。但并不喧嚣,宁静而美好。

美丽的金华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乡村、田园、农庄里,珍藏了多少人儿时的记忆。不同时节,在这里可以邂逅一场场不同的鲜花盛宴。
保存古村河街格局的千灯歇马桥村历史悠久,500米左右的古石板路,抗金英雄韩世忠部下修筑的歇马桥,正诉说着古村落的时光更替。


振东侨乡是苏南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侨乡。走进振东侨乡,清水红砖、洋房林立、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南洋风情浓郁。
周庄古镇,有着九百多年历史,朴素而又宁谧。走进水乡,石板路、木雕门楼、瓦舍店铺、酒肆旗风……仿若走进一段古老的记忆中。
古镇袖珍陶瓷馆里的微缩水乡、迷你茶碗、微缩万三玩偶,是周庄古镇暖心呈现的新惊喜。
“谁见金凫水底坟,空怀香玉闭佳人。君王情爱随流水,赢得寒溪尚姓陈。”文徵明诗中的陈妃,伴随着锦溪古镇,从古流传至今。五保湖畔文昌阁的风铃,百年不绝,依然那么悦耳。
在锦溪,博物馆也是一大特色,一个简单的转弯就有一座了不起的博物馆。
千灯古镇,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以河为枕。历史久远的石板街、秦峰塔、延福寺……都在诉说着彼时的故事。
日知书房,是千灯古镇的新去处。随手拿起一本好书,点上一杯暖饮,找一处安静的座位,看着千灯浦沿河两岸的景色,慢慢探寻书里的奥秘。
阳澄湖畔的巴城老街,粉墙黛瓦,临河而筑。它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东西向全长200米,街道狭窄,仅容3人并肩同行,有“一线天”的别称。
拥有1500年历史的崇宁塔院,没有“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那般难寻,白云掩映下的塔院,可远观,可亲近。
宾曦、迎薰、丽泽、留晖、拱辰……这些曾经守护了鹿城人家五百余年的古城门,逐渐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如今,在原拱辰门遗址,现亭林园东北角,一座巍峨的城墙矗立在青山绿水间,融合了老城记忆和文化历史,成为亭林园一道新的风景线。
一城底蕴,润泽万物,要说能代表鹿城的书店,那获评全国“年度最美书店”的玉山書房一定算一个。独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多功能的复合业态、独一无二的“玉山气质”,点亮了湖畔的“悦读时光”。
樊登书店昆山森林公园旗舰店坐落在森林公园西北角,是昆山首家新文化、新思潮复合式书店。置身其中,指尖是散发清香的书页,落地窗外是森林与水岸,那一刻突然觉得,诗和远方都在身旁。
当柔美如水的诗意江南,与敦实厚重的木板相遇,一片迷人的烟雨水乡悄然呈现在版画之上,陆放先生便是其中翘楚。位于大渔湾的陆放版画艺术馆,打造了一场高品质文化盛宴,也让这片时尚之地融入更多文化的内涵。
叶辛故乡文学馆位于绿地大道与集善路交汇处,分为两层。一层主要为叶辛故乡文学馆主题咖吧、文学阵地和其他功能区,二楼主要为文化休闲区。
吴淞江绿色廊道位于陆家老吴淞江东岸,北起富荣路,南到元丰大道,全长1300米,集广场、廊架、景石、湿地等多元素于一体,在绿植的映衬下一步一景。
正在建设的百戏林公园位于巴城昆曲小镇,介于傀儡湖和阳澄湖之间。核心区共种植348棵不同树种,代表全国的348个剧种,其中琼花代表昆曲。目前,树木栽种工作已全部完成,从空中俯瞰,昆曲花旦脸谱形象已初现雏形。
来源:昆山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