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
走进千灯的乡村
一股浓浓的乡愁
随风扑面而来
清澈的池塘、浓密的绿树、艳丽的花卉
伴随着喳喳鸟鸣和切切蝉声
……
仿佛置身画景
不妨找个闲暇时光
走进千灯的乡村
去感受最惬意生活
当前,千灯正围绕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总任务,紧盯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重点抓落实,攻坚难点促提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千灯镇获昆山市“红黑榜”考核,行政村红榜2次,自然村红榜8次,自然村进步奖9次。
•清理生活建筑垃圾、河岸垃圾等160余立方米
•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非正规堆放点2160余处
•新配分类垃圾桶500余个
•发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70余场次
•合理规范张贴宣传标语100余条
•动员志愿者、群众参与超1000人次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千灯镇始终把农房翻建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举措,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统筹协调,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农房翻建和后配套建设。于全市率先实施定位放样、“一村一监理”等工作办法,构建庙外台“组团式”翻建、桑榆工作法等经验模式,让农民安家更安心。
如今,走进千灯的农村,翻新后的农房齐整有序、错落有致,一派如诗如画的江南村庄迎面而来。截至目前,全镇已竣工验收1591户、完成建设376户,翻建中140户,农房翻建率达78.18%,位列全市第二。
居住条件持续改善的同时,千灯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综合环境提升的又一场“硬仗”,聚焦乱搭乱建、乱养乱垦等问题,整合城管、公安、环保等多部门力量,成立突击队,全力开展攻坚。同时,镇级财政也安排专项激励资金,以督查考核结果为依据,实施梯度奖补,真正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截至目前,千灯已三次获评昆山市人居环境整治“红榜镇”。
为切实提升村庄环境、及时消除隐患风险,千灯镇结合违法建设治理、“331”专项行动、“263”攻坚等要求,开展集中整治,重点开展拆违遗留房屋和侵占集体土地硬化场地专项治理,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切实提升村庄整体风貌,累计整治面积违建4280万平方米。
在推动环境提升的基础上,千灯聚焦“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现代化”目标,加快基础设施优化和配套功能提升,以点带面实现综合环境“提档升级”。围绕特色田园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等重点,持续深化“一村一景”“一村一品”,深入推进天然气入户、绿化景观提升、停车位新建、雨污水分流等工程,打造更为宜居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通过深化美丽乡村“四级创建”体系,打造一批连片成面、特色鲜明的品质乡村集群。深化歇马桥、吴桥、大唐三大示范窗口建设;累计创建特色精品乡村2个,特色康居村30个、特色康居示范区2个,特色宜居乡村51个、特色宜居示范区2个。同时,坚持“美丽庭院”“美丽菜园”同向发力,通过布局一批美丽小院子、整齐小菜园,打造更为精致舒适的综合环境。
立足生态文旅优势,做强“农文旅”融合和优化基层治理两篇文章,提升发展内涵和治理水平。一方面,围绕“一核、一村、一廊、一区”全域旅游格局目标,依托千灯古镇、歇马桥村、农业示范区等特色载体作用,推出百盛人家、仙境农庄、一尺花园、半山诗雨、翛然斫琴等农文旅新业态,加快姑苏小院精品酒店等精品项目建设,实现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同时,立足顾炎武、韩世忠等本土文化,深入挖掘民居、民俗等各类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形成“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的文化格局,让“农文旅”融合更有看头。
另一方面,持续完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阵地,围绕三农发展、农房翻建、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定期组织政协委员、村民百姓开展协商议事,让更多的村民参与村庄各项建设中,提升自治水平。同时,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和谐文明新风尚。
接下来,千灯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不减,力争在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绩考核中进入前二等次,争创省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