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年轻的心汇聚在一起,挨得更近,靠得更紧。
今年5月,在昆山举办的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昆山正以文创为纽带,搭建两岸青年携手打拼、成就梦想的精彩舞台。来自两岸四地的青年设计师以“融和”为主题,尽情施展才华和热情。
昆台融合,青春从未缺席。据统计,集聚在昆山的10万台商台胞中,年龄在18至45岁的台湾青年约占40%,并呈上升趋势,逐步成为昆山台商台胞的主力军。从“留人”到“留心”,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在昆山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实现向往的生活。
“不来昆山不知昆山之美。”当得知,拥有独特区位优势、雄厚产业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的昆山只是一个县级市时,台湾学生雷雅淳感到颇为意外。去年,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的雷雅淳报名参加了台湾大学生实习营活动,在昆山的实习期不长,却让雷雅淳产生了留在这个城市发展的念头。
台湾大学生实习营活动,促成了台青与昆山最美好的相遇。2016年以来,昆山已吸引近800名台湾大学生来昆参与深度实习活动,学生分布于台湾地区23个县市、33所台湾高校和大陆院校。昆山还在全省率先创新增设司法、环保、社区服务等基层实习岗位,并为台青来昆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创造更好条件。
交流渠道还在不断拓宽。两岸青年实习就业创业研讨会、海峡两岸大学生电竞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等一批品牌活动,吸引了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参访交流。同时,着眼于在昆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昆山组织其赴大陆其他城市开展参访研习,请高校学者名师授课,参观优质企业,聆听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
从“走近”昆山到“走进”昆山。立足各类沟通平台,两岸年轻人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交流,交换想法,激荡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更能够为两岸的未来累积更多的共识。
如今,通过在昆实习、工作、生活等所感所悟,台湾青年把昆山作为来大陆发展的首选地之一,不仅是看好昆山发展前景,也是对昆山综合实力的肯定和信任。昆山将加快打造台青发展友好型城市,为台青实习实践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为台青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为台青创新创业营造更有利的条件。
从一间租赁厂房起步,年轻的玛冀电子跑出发展“加速度”。在台青赵宜泰、程彧倞的带领下,玛冀电子营业收入由2013年的43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3.4亿元,年均增幅达30%以上,已成长为行业佼佼者。近年来,像赵宜泰、程彧倞这样的一批台湾青年在昆山创业进入加速“奔跑”阶段。
昆山为台青就业创业搭建广阔舞台,赋予无限可能。昆山持续放大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品牌效应,选定专业运营机构“复客中国”作为青创园管理团队,设立两岸青年创客学院,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大赛、投资路演、金融服务、导师辅导、技术转移等创业活动,全力打造台湾青年创业孵化体系。目前,累计有400多名台湾青年在此就业创业,圆梦鹿城。
好平台加好政策,串起台青创新创业“加速链”。昆山以出台“68条措施”“20条措施”“28条措施”为抓手,实施政策支撑工程、平台拓展工程、产业融合工程、人才引育工程等十项工程,努力培养一批矢志扎根昆山发展、具备开拓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台湾青年企业家。此外,昆山还推出台商发展基金、“昆台融”“昆链贷”“昆贸贷”等金融产品,着力解决创业台青融资难题。
而在就业领域,江苏省人社厅近日研究制定一揽子举措支持昆山建设两岸技术技能人才合作试验区,不断丰富拓展对台合作新内涵,全面增创昆台融合发展新优势。昆山市人社局副局长金燕介绍,市人社局积极打破台湾职业资格与大陆职称的壁垒,使昆山成为省内首个建立台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绿色通道的地区,现已有40名台籍人才取得职称资格。
“大陆惠台利民措施不断推出,持续落实、细化,让我们享受到了同等待遇,为事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昆山市台协会会长孙德聪说。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和希望,希望创造更多让两岸青年交流、交心、交融的机会,使其成为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心先扎了根,人才能在这里扎根。”台青陈由杰和家人早已将昆山视为第二故乡。在陈由杰看来,“昆台一家亲”不仅仅是一家人幸福美满,更是昆山这片热土所带来的真实感受。
2003年随家人来昆,多年的昆山生活已让陈由杰完全融入和爱上昆山。而他也有了新的身份,作为昆山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青年会会长,陈由杰正努力为台湾青年朋友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沟通的机会,共建互信友好的资源平台,通过各类形式丰富的活动增进两岸青年友谊。
有业、有家、有未来!为了增加台青第二故乡的归属感,昆山举办了棒垒球赛、马拉松赛等各类比赛。其中连续举办超十届的“昆山妈祖杯”海峡两岸慢速垒球邀请赛,每年都会吸引几百名台胞参赛。据了解,慢速垒球是台湾民间最普及的运动之一,镌刻着台胞的家乡记忆,举办这项赛事对两岸同胞交流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让台青“舌尖上的乡愁”得以安放,昆山打造“宝岛又一村”文旅商业街及慧聚夜市。每当夜幕降临,各式各样的地道台湾小吃让人应接不暇,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台湾腔普通话、闽南语此起彼伏,几乎让人忘了这是在距离台湾千里之外的昆山。正如孙德聪所说,这些小店已成为昆山人间烟火的一部分,而他们自己也和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实际上,这是深层次的两岸融合”。
昆山“事业精彩、人生出彩”的丰沃土壤、“心安之处、便是吾乡”的台味台情,吸引了越来越多台青来此工作生活、扎根发展。市台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昆山将全力打造两岸产业合作最紧密、社会文化交流最深入、落实‘同城待遇’最全面的昆台融合发展升级版,为台青在昆山学习生活、就业创业提供充满希望的平台、宜居宜业的环境、舒心如意的服务。”
来源:昆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