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758532
周庄: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
——从《新华日报》看“中国第一水乡”的发展嬗变
*****,周庄卖出了第一张旅游门票,那时门票价格是6角钱;早在2002年,周庄一年的门票收入已突破1亿元……
周庄如何探寻出一条“旅游+高科技+文化创意”的创新发展之路?答案就在一篇篇如历史长卷般的报道中,《新华日报》始终关注“中国第一水乡”的动态,从黑白到彩色,以方寸承载着周庄古镇最真实的嬗变轨迹。
一语点醒梦中人
周庄,自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公郎捐地建寺正式得名,至今已有900多年。
上世纪70年代,周庄商业凋零,经济落后,被称作“苦镇”。80年代初,周庄镇响应“要发展,靠上海”的号召,发展横向联合,兴办乡镇企业,但成效并不如预期。
周庄“双桥”
《古镇风貌》曹锡浩 摄
刊于1995年9月26日《新华日报》
古镇风貌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吴冠中教授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当时,守着宝贝的周庄人并不自知,乡镇工业开发浪潮中的推土机正在逼近古镇!“1986年,同济大学古镇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凭着学者特有的执着多次‘游说’,终于说服镇领导放眼长远,在有效保护古镇的前提下加快发展。”2004年6月23日《新华日报》上《周庄:18年科学发展的实践》一文回顾了周庄发展“一语点醒梦中人”的关键转机。在阮仪三教授的帮助下,全国首份古镇保护规划——《水乡古镇周庄总体及保护规划》应运而生,提出“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展经济”十六字方针。
上世纪90年代初,周庄大胆地将古镇景区的众多景点“集体打包”,以“中国第一水乡”品牌推向海内外,成功开发出“古镇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类市场。
《水乡婚礼》严汉文 摄
刊于1999年12月12日《新华日报》
“1988年,周庄成立了省内第一家乡镇级旅游服务公司。1992年,明确提出了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指导思想……”1997年7月12日《新华日报》刊登的调查性新闻《九百岁水镇放光彩——昆山市周庄镇发展旅游经济调查》,记录了周庄先人一步的超前发展意识,周庄观光型旅游格局初具雏形。
“文旅旺”则“百业兴”。周庄乘势而上,调整产业格局,重点发展高技术、高税收、高就业项目,全面提升全镇旅游业和工业产品的档次。1992至1996年,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在昆山市20个乡镇中的排名从第15位跃升到第8位,经济发展质量名列前茅。
1996年,当国内众多水乡古镇旅游意识尚未苏醒之际,周庄人又以超前的眼光和极大的勇气,独立承办了以摄影大赛为主题的“国际旅游艺术节”,成为中国第一个主办国际旅游节的乡镇,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1998年周庄镇古镇保护规划获全国一等奖,2001年周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名录,2003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第一水乡”品牌彻底打响,古镇周庄成了“中国江南水乡”的一个符号。
古镇游带动产业聚合
周庄最大的经验,不仅在于成功开创了中国古镇旅游的先河,更在于创造了古镇保护与发展的一种模式。从2000年4月3日《新华日报》上《为保景美水更清 周庄筹集古镇保护基金三百多万元》等报道可以看出,周庄在旅游业刚开始取得经济效益时,就建立了“古镇保护基金”,将每年古镇旅游门票收入的10%用于古镇保护。这种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保护,强化历史特色开展城镇旅游,并将旅游收入回馈于古镇保护的做法,被称为“周庄模式”。
惬意周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00年9月5日《新华日报》刊登的《周庄农民“卖山水”富起来》报道显示,“全镇直接从事旅游业或其配套服务业的农民已达7000余人,平均每户就有一人,每人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依靠旅游业致富的农民愈来愈多。
开拓之路,荆棘难免。随着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周庄过度商业化”的舆论甚嚣尘上。2005年7月4日《新华日报》刊发的《周庄整顿“万三蹄”》一文写道,“今年起,周庄加快古镇商业业态调整:不符合古镇特色的商品,逐步退出0.47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原来的二十几家真丝纱巾店,多已退出古镇”“卖云南葫芦丝的五六家店,多数也转行”……对于古镇保护与商业化开发的命题,周庄有了更为清晰的权衡:“保护古镇,不能拒绝商业化,因为商业关系居民生活。”“过度商业化,不是说店铺太多,是指没特色,档次不高!”……周庄不是简单地拒绝商业化,而是要校正思维,卖好“周庄特色”!
像打响旅游业一样,周庄人发展高科技同样抢占先机。上世纪80年代周庄发展乡镇工业,主要产品是皮鞋,低水平的重复和无序竞争,导致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据2001年10月26日《新华日报》刊发的《古镇周庄成为传感器产业基地》报道,1992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周庄办起了民营科技企业“沪昆光电研究所”,得益于周庄山清水秀的良好环境、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镇领导开放开明的政策,周庄传感器产业“雪球”越滚越大。
至此,周庄成功走出了“江南水乡古镇游”和“传感器产业基地”两条富民强镇之路,从古镇旅游“一枝独秀”跃升至旅游与高科技产业比翼双飞新格局。
培育文化创意“新动能”
2007年,周庄荣膺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打造一个生活的周庄,让本地人、外地人都能有所作为地生活下去,将周庄打造成有文化品位的小镇。”彼时,周庄镇相关负责人这样定义。
同年,周庄推出原生态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据2009年10月19日《新华日报》刊登的《周庄用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旅游经济转型升级——一台实景演出留住万名游客》报道,夜晚“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改变了周庄,也改变了水乡的游客”,也成为周庄发展夜间旅游的绝妙探索。
创新不止,“中国第一水乡”给大众的惊喜又何止于此:“周庄怎么玩”智慧旅游运营平台全面提升景区交通、游览等智慧化旅游体验,构筑完善的周庄全域旅游数字生态;总投资30亿元的周庄数字梦工厂项目,包含国内少有的大型组合式影棚等多个板块,瞄准数字文化创新高地,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古镇游先锋,活力在线!
周庄数字梦工厂
周庄数字梦工场CEO肖杨告诉记者,大型古装IP《清明上河图密码》拍摄结束后,将对外景区域进行开发,打造“现代先进演艺形式,潮流文创、宋代景观与影视IP”相结合的江南文旅新地标;同时发展数字文娱产业,积极寻求和孵化优秀的游戏、动漫、音乐等数字文娱企业的创新合作,促进影视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俯瞰周庄
UID:683272
UID:898219
UID:1343929
UID:1006848
UID:32029
UID:830866
赏
我要提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电话:0512-57993030工作日 8:30-17:00在线广告热线:18012662666紧急联系:18888186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