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杏林四十载,笃行至千里!十四五期间,昆山市中医医院致力打造高精尖人才聚集平台——“博士天团”,以“头雁”引领科室发展、科研与技术创新,在专业领域绽放异彩。感谢徐教授百忙中,推心置腹,将勤学、勤思、勤勉、勤干付诸于笔端,真正诠释了昆山市中医医院“精、诚、仁、和”的院训,给所有杏林人上了一堂极为深刻的课!望同道人共勉!
我出生在长江下游张家港鹿苑古镇,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淳朴善良的乡俗民风熏陶着我,让我从小就懂得了勤奋做事、踏实做人的道理。1979年我考入了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从此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秦医缓和、扁鹊传、华佗传、丹溪翁传、橘井泉香、杏林春暖,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名医故事深深吸引了我,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医圣张仲景六经辨证、李时珍踏遍青山著本草、叶天士温病学说战疫疠…… 历代医家的聪颖睿智,中医的博大精深坚定了我学好中医的信念。在五年的大学生涯中,在被称为中国中医高等教育摇篮的南中医,我遇到了王新华、孟厨江、孟景春、肖少卿、邹燕勤、干祖望、夏桂成、单兆伟等一大批名医大家,聆听他们的精彩讲课和谆谆教诲,并临证见习,使我豁然开朗,在中医药浩瀚的知识海洋里畅游不息。
1984年夏天,我完成本科学业被分配至昆山县中医院工作。昆山中医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又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外来人口迅速增加,人们对医疗卫生、防病治病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对中医药诊治特别青睐,这更激发了我弘扬岐黄医术、服务百姓健康的热情。昆山以前曾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工作伊始,我接触到许多血吸虫性肝硬化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肝硬化腹水、肝昏迷等病人,另外也有不少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肿瘤的患者,我向前辈们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临证经验,坚持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治。
1992年,我参加了第3届全国消化学习班并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进修,得到我国消化奠基人江绍基教授、肖树东教授等名家的悉心指导,并拜师上海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李继强教授,进一步提升了消化系统疾病西医诊治能力。1995年,作为苏州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参加了苏州医学院研究生部组织的为期一年培训学习,了解了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建设、危急重症救治等知识。96至98年参加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对中医经典理论,中医科研方法得到进一步深入理解。2006至2009年攻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在首届岐黄学者、著名脾胃病专家沈洪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历和学位。2006年下半年,我赴日本北里大学东病院研修,在木田教授指导下,熟悉了早期胃癌诊治及EUS、ERCP、EMR/ESD等内镜技术。2011年秋,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参加高级国际培训班学习,提高了重点学专科建设、医学创新思维、医院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我又拜首届全国名中医、孟河医派传人单兆伟教授为师,潜心脾胃病的临证研究。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与现代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深感作为一个医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只有不断汲取知识营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医疗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良好的疗效是每个医生矢志追求的目标。临床近40年来,我始终踏实工作,勤于思考,总结提高。逐渐形成了“辨病、辨证、辨主症、辨体质”四位一体的临证思维模式和“中西、内外、宏观微观、药械、已病未病”五个结合的诊疗方法,解决了许多疑难病症。在消化性溃疡治疗方面,难点在于如何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复发,我受外科消、托、补治疗疮疡的启发,分别将清胃制酸、益气调血、健脾和络应用于溃疡活动期、愈合期及瘢痕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针对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我借助现代医学“脑-肠-菌轴”学说,尝试从中医“心-肝-脾”三脏入手,化湿扶土,疏肝抑木,宁心定志,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难治性疾病,我对于轻中度患者,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根据发作期、缓解期的不同,调整健脾益气和清肠化湿解毒药物的比例,能够缩短西药的使用时间和减少用药量,避免了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胃肠道肿瘤是严重影响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早期发现大多能够得到根治,我致力于胃癌前病变的防治,运用健脾活血和络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等,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我从86年开展胃肠镜技术以来,37年间完成了10余万例的内镜诊治,努力把操作技术做得尽善尽美,并以独特的视角把内镜所见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为精确辨证和评估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作为医生,我一直工作在临床,实践让我不断成长成熟,从初出茅庐的住院医到花甲之年的二级正高,从市级学科带头人、首席医师到省名中医、省中医药领军人才,从学会会员到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的常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会长,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的“您身边的中医权威专家”,一路跋涉一路艰辛。作为学术带头人,我和团队一起把脾胃病科建设不断推进,先后创建成为昆山、苏州市、江苏省级重点学专科,直至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跻身2022届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含脾胃病科)全国排名30强,一路汗水一路收获。
我曾经分管医院科教工作近10年,一直努力推进医教研一体两翼协调发展。临床和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做好临床,提高技术水平,为患者解除病痛是医生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科研来解决问题,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能力。
我认为科研工作 “顶天立地”,既要有创新,又要脚踏实地,要求我们知识广博,思维敏捷,捕捉灵感。例如我研制的院内制剂“胃炎片I”,26年来应用于数十万人次治疗,深受欢迎。为对其疗效再评价,进行了相关的作用机制研究,探讨了药物作用的多个靶点和途径,为制剂以后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近十多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沈洪教授等指导下,参与了“健脾活血方案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循证评价及其疗效机制研究”等多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行业专项课题,参加了多个专家共识意见及指导原则的制定,提高了大家对胃炎癌转化、胃食管反流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的应对能力。同时我也2次获得了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以及多项苏州市、昆山市科技进步奖,获得市人民政府一等人才津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医者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思考,做有心人:留心、细心、信心、恒心。
2005年我成为医院第一位硕士生导师,2014年成为昆山卫生系统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获得了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励耘奖一等奖,18年来共培养了近40名研究生,如今这些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已经崭露头角。
近十多年来,我作为江苏省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和江苏省第四批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先后带教师承弟子20余名,将自己学习吴门医派、孟和医派脾胃病的点滴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思想和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已经根植于每个学生的心田。自信自强,中医药这颗明珠一定能够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一名60后,甘为人梯,传授医道,培养新人,是应担负的责任。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天。当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竭诚为患者服务。为医近40年来,我坚持换位思考,善待病人,努力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不开大处方,尽量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我会用相当的时间和患者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自己疾病的状况,因何患病,治疗方案及饮食起居、情志调摄等,有助于他们打消疑虑,增加信心,恢复健康。每次门诊常会放弃休息时间给老年体弱或远道而来的复诊患者加号,让他们体验到全国文明单位“中医献温馨,健康进万家”的贴心服务。近40个春秋,我和昆山中医院一起成长,先后获得昆山市首届十佳青年、十大杰出青年、苏州市优秀***员标兵、苏州市十佳医德楷模、省百名医德医风标兵、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并获得昆山市改革开放30周年突出贡献奖、昆山市撤县设市30周年卓越奉献奖、苏州市卫生系统改革开放30年30人、中国医学基金会第二届医德风范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我的劳模工作室已成为昆山市和苏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回眸自己的成长之路,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恩我的母校,感恩老师和前辈们的言传身教,感恩党和政府的培养关怀,感恩患者的生命相托。40年来,我对中医院有着特别的感情,为之执着,为之奋斗,为之奉献,无怨无悔!我愿意继续努力,弘扬救死扶伤的白衣精神,为昆山医疗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来源:昆山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