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众多优越特性的石墨烯,被称为21世纪的“新材料之王”。系列报道《高质量发展“企”示录》,一起走进由海归博士后夫妇创办的一家企业,看他们如何给细微的铜丝穿上“石墨烯外衣“。
在苏州盛光材料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细如发丝的铜线在加工管内向上飞快“奔跑”。经过加工,这已不是普通的铜线,由于“穿”上了一件透明的石墨烯“外衣”,它具有比贵金属银更强的散热和导电功能。正成为半导体、电子信息及5G通信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炙手可热的“角逐点”。
“我们现在的优势(是)可以把铜的导电导热能力提升到介于单晶铜和银的水平,这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苏州盛光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宇飞告诉记者。
2020年,海归博士后夫妇马宇飞、吴琼被昆山市淀山湖镇的临沪优势和优美风景所吸引,在当地安家落户。一直有创业想法的吴琼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依托自己曾在国外从事石墨烯项目研究的出色成果和丰富经验,开始尝试让“试验数据”转变为“产业数据”。
然而,作为世界上已知最薄、最坚硬、导电性和导热性最高的纳米级别材料,石墨烯一直存在制备难题,如何应用到电子器件上,是世界级科研课题。
“传统做铜加工,为了提高导电导热能力,一个(方法)是提高它的纯度,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进行)非常精细的加工。(之前)它的核心技术基本上主要是在日本人手里”,马宇飞告诉记者。
5纳米直径是头发丝厚度的千分之一。为了让这层透明轻薄的石墨烯附着在直径100微米的铜丝上,马宇飞夫妇做了无数次探索和试验,最终创新性地攻克了制备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
“银的价格是五六千块钱(一公斤),甚至更贵。铜的价格是几十块钱一公斤。在这个上面有了一个石墨烯的涂层后,我们的价格会定在几百块钱一公斤。从只能做几米长的线,到现在线轴可以转起来,这是一个连续化的生产”,苏州盛光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琼介绍。
在成功掌握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技术之后,盛光材料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两年多的时间,从一开始只能在实验室生产出30米,到如今一次性可以生产出2万多米,伴随着不断拉伸的石墨烯铜线,盛光的产品线也在不断延伸。目前,盛光已和国内多家手机头部厂商以及多家电子厂商展开合作。
马宇飞坦言,在苏州,各方面的政策、营商环境都非常出色,政府的帮扶力度也非常大。同时,淀山湖的环境也非常好。企业未来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帮助国内相关企业,做出能与国外大公司媲美、甚至是实现超越的终端产品,提高整个产业链上企业的全方位竞争力。
来源:苏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