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昆山第一人民医院的吴医生,一位青少年心理门诊医生。
2023年3月的一天,我接诊了一位大男孩,皮肤白净,眉宇间透着清秀,看上去却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在一旁默默的低头不语,眼光躲闪。
一旁的母亲忧心忡忡,开始介绍孩子的种种表现。
他上初三,从初二第一学期开始就觉得胃部难受、恶心,在昆山及上海的消化内科均就诊过,胃镜、腹部CT都做过,没有明确什么病理问题,也吃了很多的药物。但是他的症状没有任何好转迹象,三天两头需要请假,父母和老师都对他失去信心了,学习也跟不上了,面临着休学的局面。
在母亲的描述中,我听出了她的无助,甚至绝望。孩子仍然是不知所措的低着头,两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
我请母亲暂时到诊室外等候,想听听孩子自己的感受。
经过一番交流,他慢慢对我放下了戒备心。他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样困惑,感觉自己得了大病,只是各种检查不能明确什么病。
最后,他说:“医生,是不是我身体里住进了一只‘怪兽’?我想在身体上打个洞……”
我微笑着说:是你心里面住进了一只“怪兽”。
他疑惑的看着我。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医生阿姨可以消灭这只“怪兽”!”我摸着男孩的头缓缓的说。
很显然,这是一个躯体化症状明显的少年,看起来好像存在多种躯体不适,但各项检查均未能查出具体原因,其实这是一种心理问题的躯体转化症状,根源在心理。
经了解,孩子的父亲常年出差在外,母亲文化水平不高,除了生活上照顾他,情感上也基本没有更多的沟通。母亲也时常焦虑失眠,父母之间经常有冲突,由此想来,男孩在这种”真空中”是沮丧和孤独的。
与男孩和母亲商量后开始服用抗焦虑药物,父母需要充分与孩子共情及陪伴,同时予以定期的心理辅导。
他再次踏入我的诊室,
从容自若,目光里透着坚定而真挚。
这次,在我们交流之前,我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变化。这份变化是我期盼已久,也许他的父母同样觉得漫长而艰辛。
走之前,他从口袋里掏出两颗糖果放到我面前:“吴医生,请你吃糖,谢谢你!”我看到男孩和母亲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一刻作为医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真切感受到这一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我接过糖果说到:“你笑起来好阳光!我们继续加油!”
下班后,我细细品尝着这葡萄味的果糖,感受到了青春年少的青涩感,但回味起来最终是一丝丝甜蜜。就像这个男孩一路的历程,相信他以后变得更有适应力、更有耐力,能够在波涛汹涌的成长风浪中扬帆远航,不断超越自己,完成人生的一项项课题。
我愿,他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特通过“响应程度”和“要求程度”两个维度,把家庭教育模式分为四类——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即溺爱型)、不作为型(也称忽略型)。
本案例家庭教养模式属于忽略型,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整体而言,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帮助孩子控制不恰当的行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共同制订合适的解决方案。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