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昆山市历史上曾发出三次红色暴雨预警,2023年就出现了两次。
今年汛期,昆山市接连遭遇11轮强降雨天气,城市建成区最大小时降雨量达到83.2毫米,超50年一遇小时降雨水平。但强降雨并未造成昆山市区出现大面积积水,雨急水畅,人民生活井然有序。得益于昆山市持之以恒的“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海绵化城市建设,让昆山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
自2009年起,昆山市引入水敏型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理念,探索海绵城市建设,2014年制定了“十步走”策略,2016年入选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并在三部委组织的年度绩效考核中获评A档,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海绵城市新路子。
“坚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同步开展城市内涝治理、径流污染控制、雨水收集利用,突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带来的生态红利。”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范晓玲说。
漫步在庙泾河中央水廊的居民夏正楼开心地说:“出了小区就能来到这个赏心悦目的‘后花园’,每天早晚来遛遛弯,真是幸福!”
这条独具昆山特色的生态廊道总长约11公里,与周边的亭林园、大渔湖等有机联通,串珠成链、连片成景,更与沿线的森林公园组成了超4000亩的海绵区域,在增加了水面面积的同时,还可以提供超10万立方米雨水调蓄空间,提升了圩区防洪排涝安全等级。
据了解,这片公共空间设计之初就充分运用了海绵城市理念,除了发挥雨水蓄滞功效,还采用生态复育的手法,建设多处雨水花园、生态湿塘等海绵设施,通过增加植被和绿化带,重塑水岸与人的联系,恢复江南水乡依水而居、因水而兴的传统文化,打造了人水共生的滨水生态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