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期,苏州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示,古莲池入选港口类别(昆山唯一),官踏渡入选古码头类别(昆山唯一),锦溪古内河水道入选水利枢纽类别。
古莲池,位于锦溪古镇莲池禅院东侧,文昌阁前,南有古莲长桥与五保湖相连,北有石埂与菱荡湾相邻,面积7912平方米,作为地名已持续存在800余年。民国时期,它成为古镇百姓驾船来往青浦朱家角、运输烧窑原材料和成品砖的重要港口。作为“锦溪八景”之一的“莲池结社”,古莲池从古至今一直是游客打卡古镇的必经之地,著名诗人高启、沈周、文徽明等相继在此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影响颇为广泛。
官踏渡,位于锦溪古镇区域上塘街与南大街交界处,邵塔港旁,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的东北方是成立于宣统元年的陈墓邮局,往西是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的里和桥。明清时期,镇上的百姓从码头坐船外出,或是通过码头运输货物。如今,官踏渡仍是古镇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码头取水以满足生活所需,或是在码头停靠的渔船上购买河鲜。官踏渡见证了古镇历史的发展变迁,也彰显了地域厚重的文化底蕴。
古内河水道,呈“丰”字形交叉分布,蜿蜒曲折,共计6000余米。自宋代有记载以来,河道几未发生过改道及变迁,目前仍有16座古桥横跨于河上。河道内的泄水孔形状各异,有的至今还发挥着原有的泄水功能。河道两旁分布着河埠、水墙门、过街廊棚等建筑物,两岸石驳岸、石级河埠错落有致,驳岸小品多达50多处。驳岸上有“如意”“葫芦”“和合”“八吉”等形状的系缆石共计100余枚,造型美观,雕琢精细,保存完好。
地名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镌刻在大地上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数代人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传承弘扬地名文化是传承传统文化、赓续历史文脉、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锦溪镇将进一步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加大地名历史资料的整理、挖掘,用更加丰富的文化形态讲好地名故事、宣传好地名文化、保护好地名文化遗产,传播地名文化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