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增科创承载空间超20万平方米、总量突破270万平方米;
✦ 科创企业矩阵不断壮大,新增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7家,有效高企总量达856家;
✦ 拥有国家级人才79名,省双创人才(团队)63个,姑苏领才(团队)122个,昆山双创人才(团队)393个……
科技创新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让昆山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去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昆山高新区跃升至第31位。如今,这里科创载体林立,科技企业茁壮成长,高端人才团队纷至沓来,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昆山高新区不断发展萌芽、长出新叶,成为昆山高新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最新引擎。
创新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对于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研发总部二期项目即将投入使用,为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了集自主研发、公共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与孵化、综合配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孵化基地;联合鑫创智能制造产业园将致力于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高端装备总部产业园集中落户的8个制造研发总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0亿元……
当前,昆山高新区加速创新平台载体落子布局,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加快建设,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苗圃”,为全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建平台、强力量、优生态,持续释放产业科创澎湃动力。2024年,昆山高新区建成投运了国家高新区集成创新中心,理光中国研究院长三角分院、中欧海外人才技术创新中心、德国医谷长三角(昆山)创新中心等国际创新平台相继成立,新增科创承载空间超20万平方米、总量突破270万平方米。
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智能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值200亿元;协鑫光电钙钛矿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全球首条大规格2GW钙钛矿生产线,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建成投产,力争在全球率先引领钙钛矿组件进入大规模商用时代;迈富时人工智能一体机项目落户昆山高新区,将开展多款人工智能一体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在昆山高新区,众多企业逐梦前沿技术,勇攀科创高峰,助推昆山高新区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昆山高新区制定《昆山高新区培育和提升创新型企业的若干措施(2024-2026)》,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实施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创企业主体不断壮大。
去年,昆山高新区新增首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7家,有效高企总量达856家,入选江苏省独角兽企业1家、江苏省潜在独角兽企业7家、瞪羚企业50家。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催生创新主体百花齐放。2024年完成专利授权644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29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达45件。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而科技创新的动力则源于人才的支撑。
今年年初,昆山高新区收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来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昆山高新区2024年科研助理岗位开发与落实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与感谢。
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既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昆山高新区培育科研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去年共开发落实科研助理岗位1288名,完成率达215%,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像这样通过引进人才,扩充技术研发“广度”的事例,在昆山高新区已屡见不鲜。昆山高新区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印发《昆山高新区关于加快人才科创项目招引扶持的若干措施(试行)》,持续改善人才科创发展生态。2024年昆山高新区新增“头雁人才”计划3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4名、各级各类双创人才及团队74个,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3名。
聚创新之势,兴产业之旺。伴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昆山高新区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释放出无穷活力。因创新而变的昆山高新区,必将因创新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