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微热点】“成筐的充电宝被拦下”!买3C贴纸过安检?律师提醒
连日来
充电宝安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民航局发布关于充电宝的“3C禁令”后
部分电商平台商家
为了“帮助”旅客过机场安检
竟卖起了仿制的“3C认证”贴纸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罗马仕、安克等充电宝品牌宣布召回旗下多款充电宝;多款充电宝品牌的3C认证证书被“暂停”。据统计,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的充电宝在空中起火冒烟事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一倍。日前,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网友发帖称充电宝被成筐拦截在安检口
与此同时,有网友发现,购物平台上竟有商家售卖3C认证标签贴纸。相关截图显示,只需要几元,就能买到上千张贴纸。
有记者调查发现,多家网店和印刷厂违规售卖3C认证标贴,价格低至5元,商家宣称可定制,无需提供认证证书。有商家甚至售卖篡改参数的容量标贴,例如,以标记着20000mAh的贴纸覆盖在40000mAh充电宝的真实标志上,以达到符合带上飞机的标准。
图源:某二手交易平台截图
记者注意到,目前大多网购平台上的“3C贴纸”相关产品已全部下架,部分充电宝容量标贴的销售链接也已下架。不过,仍有部分平台还存在少量此类售卖帖。
不少网友对商家此类行为表示谴责
还有网友担心
若有人将这些假冒贴纸
贴在无3C认证的充电宝并带到飞机上
将给航空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那么
这其中有哪些法律问题值得关注?
来看律师怎么说↓
售卖3C认证贴纸的商家
可能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和处罚?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管理主任、高级权益合伙人吴学联律师表示,3C认证标志必须由国家认监委指定机构授权给获证企业,仅限用于对应认证产品,是严禁私自制作、买卖或转让的。购物平台上销售的3C贴纸多为无资质厂商仿制,商家常以“装饰贴纸”为名规避审核,或盗用其他产品证书编号上架,该行为构成伪造认证标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七十条规定,伪造、冒用、买卖认证标志或者认证证书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规定查处。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第五十三条规定,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购买此类贴纸并贴在未认证产品上
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有何法律风险?
吴学联律师认为,消费者购买商家伪造的3C认证贴纸并自行贴附在未获认证产品上的行为,其法律风险主要取决于具体使用场景和行为目的。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若消费者仅购买贴纸用于个人使用而未对外销售的,不构成产品质量法、刑法规定的“销售伪劣产品”或“非法经营”行为,但3C认证作为国家强制性认证,消费者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冒用认证标志,若被相关部门查处,可能会面临责令整改、没收产品、罚款等处罚。如果消费者故意使用假认证通过安检等,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若因使用贴有伪造3C贴纸的产品
导致了安全事故,责任如何划分?
吴学联律师指出,在产品安全责任事故中,若因使用贴有伪造3C认证标签的产品导致损害,相关责任主体包括商家、消费者和电商平台。根据民法典和产品质量法规定,商家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将承担主要责任,包括全额民事赔偿、行政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电商平台若未尽到审核义务和监管责任,导致商家售卖伪造3C认证标签贴纸的行为发生,可能与商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消费者若明知产品未通过3C认证仍使用假贴纸并引发事故的,存在一定过错,可能面临相应行政处罚;如造成损失的,需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具体责任划分将根据各方过错程度、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来具体确定。
此外,还有不少消费者关心
没有3C标识也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还能用吗?
乘坐高铁会受影响吗?
✍2024年8月起,市面上销售的充电宝都要有3C标识。在此之前购买的、没有3C标识且未被召回的充电宝,还能用吗?
法律问题专家岳屾山表示,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销售了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就违反了国家的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来说,没被召回的充电宝能够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相应规定。
✍高铁要查充电宝3C标识吗?
铁路12306客服人员表示,目前在充电宝查验方面不看是否有3C认证,也不看充电宝品牌,只要锂电池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就可以携带。
小编提醒
当前正值暑期出行旺季
请大家不要携带不合格充电宝乘机
更不要购买、使用“3C认证”贴纸
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来源:尚法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