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洗澡发现皮肤青斑……这竟是白血病隐藏的“治愈密码”

最近在昆山市一医院血液内科,医生用手中的“魔法棒”跑赢了“恶魔”,守住了年轻的生命。
突如其来的青斑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这天,他在浴室洗了一个痛快的热水澡后,同行的室友发现他的后背出现了大量的青斑。这瞬间,他就开始紧张了,因为联想到自己早上刷牙,牙龈出血也搞了半天才止住。
小李在老师的陪护下来到了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李全血细胞减少,凝血也出现了严重异常。血液内科医师紧急会诊后怀疑小李患上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半天内的快速诊断
血液内科医生迅速为小李安排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检查,2小时后,通过FISH探针探测存在APL的典型基因,医生综合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天,小李被安排紧急入院接受治疗。
关关难过,关关过
血液内科医疗团队根据疾病对症施治,落实双诱导方案(包含针对APL的靶向药)的治疗。
小李在治疗期间有两个难关要过,一个是早期治疗阶段的“出血关”,因APL早期症状十分凶险,不少患者因为颅内出血丧命。血液内科团队专业、及时的处置,在1周后,小李的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另一个是“分化关”,药物可以将青春期的细胞重新引导至成年细胞,但大量的青春期细胞转变为成年细胞,会对人的肝、肾、心等脏器功能造成巨大的压力。在专业团队的精准预判下,通过控制细胞转变的速度和数量,让小李安全度过分化关。
在血液内科医护的治疗下,小李顺利闯过两关,逃离了死神的魔爪。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Q1
什么是APL?
细胞从幼稚到成熟需要经历很多阶段,而APL的细胞就卡在早幼粒细胞这个青春期阶段。
由于特定的基因t(15;17), PML-RARα异常造成细胞无法向成年期继续分化,最终停留在幼稚阶段。
如青春期的孩童一样,这些细胞也不安分,他们的体内还富含一种叫做“颗粒”的物质,这些颗粒内充满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的促凝物质,这是APL早期高死亡率的罪魁祸首。

Q2
APL早期有哪些症状呢?
出血
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被激活,全身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可能会出现包括广泛的皮肤瘀点、瘀斑,如牙龈不明原因出血不止、鼻衄难以控制、女性月经过多, 最致命的是颅内出血。
血栓栓塞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同样会导致微血管血栓形成,可能引起脏器功能衰竭。
发热、贫血
与其他的白血病一样,APL也可以出现发热和贫血。

Q3
APL会有哪些检查项目异常?
血常规和血涂片
常显示“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都低),但有时白细胞也可增高。血涂片中可能找到特征性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其细胞质中有密集的颗粒。
凝血功能
会显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典型改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D-二聚体急剧升高。
骨髓穿刺
确诊必需项目之一。骨髓象显示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通常>30%)。
遗传学检测(确诊的金标准)
FISH或PCR检测t(15;17)易位及PML-RARα融合基因: 这是APL的“身份证”,100%必需确认。它不仅用于确诊,更是后续监测残留病的标杆。

Q4
APL可以治疗吗?
可以。APL可谓是色厉内荏,前期会有很凶猛的表现,比如出血。据研究表明,95%左右的APL患者可以通过约1年半~2年半的规范治疗后治愈,实现长期生存。
特别提醒:在结束全部药物治疗的患者,仍需至血液内科规律进行致病因素的监测。

Q5
如何预防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的发病诱因至今未被阐明,不过生活中,请尽量避免APL的致病因素,
✅定期体检是早发现的关键。简单的血常规检查一定程度上能发现白细胞异常增高、血小板骤降等蛛丝马迹。
✅厨房油烟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建议炒菜前先开油烟机,定期更换滤网。
✅手机辐射虽未证实直接致癌,但夜间放在枕边可能影响免疫系统修复。
✅减少染发的次数,避免如染发剂这种对血液系统有害的物质。
作者简介

张弛
住院医师
血液病学硕士
擅长: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的规范诊治
审核专家简介

傅爱林
主任医师
血液内科副主任,血液病学硕士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血液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贫血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苏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浆细胞病、淋巴瘤学组成员,苏州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昆山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疑难及部分罕见血液病的诊治
来源: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