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谁:花桥公桥新村居委会,地点,公桥新村中心花坛附近,时刻:2024年1月9日下午事情概述:事情很小微,群众弄点儿水,把水袋拖行到在小区路边自助擦车(共享经济的最新物种),居委的人,当场、立刻进行斥责,由于管理者嗓门大,态度凶,引起了不必要的围观,居委的人反收到了围观群众(老人)的批评;
争吵蛮久才发现管理者的观点是“群众擦车地点选的不对,主道不合适,次道可行”,然而他们的沟通表述,却含糊不清,充满着“禁止、不准”等字词,满嘴的“禁止”和凶悍的态度,导致了不必要的误会和争吵; 这件事之中,我发现了他们工作之中的缺点,有感于基层管理者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不佳,故此以当事人身份,也以小微权力监督者身份,来信批评和建议,以帮助你们改善管理,更好的管理社区; 批评一:斥责群众的时候,未亮明身份,没有主动自称是“居委会或者物业的人”,也没有穿制服或者佩戴标识符在衣服上;违背了“先亮身份,再行管理” 的基本常识。批评二:脾气太冲、情绪化,嗓门太大,态度凶。吸引了群众围观,将小事情变大,影响很不好;分析道理:1.人际沟通,氛围和环境很重要,户外沟通本来就不算好环境,一旦沟通的双方处于群众的围观之下,势必参杂许多脸面和尊严顾忌,同时导致不必要的旁人插嘴和转移话题,影响沟通效果;2.嗓门压制是一种粗鄙的沟通方式,沟通犹如行文走笔写文章,重在智慧,而不在于字词的多寡、更不在于文字的大小; 建议:1、行使管理权的时候,要穿制服;没有制服你至少要戴个帽子,佩戴徽章以亮明身份,避免群众误解和猜忌(我当时怀疑他是洗车店的人捣乱);2、斥责群众之前,先动脑筋分析下事情的轻重缓急、观察揣摩下群众的文化层次; 小事情、不紧急的事情,可事后沟通;甚至可书面沟通,例如:打印一张警示纸,夹在车主挡风玻璃上。2. 收敛火爆脾气,降低嗓门;避免群众围观;3. 做管理工作要乐观,要相信群众,不要草木皆兵;某些管理者因为遇到过几个刁民,就消极了,一叶障目,用对待刁民的态度来对待所有群众,滥用强硬语气强硬手法;丢失了公仆应有的谦逊和善; 虽然我来信批评他们,但不代表我对他们有恨意,宏观上看:1.他们的管理,出发点也是好的,也是为群众着想;2.虽然态度不好,毕竟也是勤于工作;“不求振奋有为,但求苟安无错”,充当“好好先生”反而要批评;人只要是在干活,难免会犯错,会暴露缺点;群众之间的矛盾,99%都是沟通不顺畅导致的,而非绝对的对错问题;希望政府和群众之间,能不断沟通,不断增进了解; 希望本投诉可被视为一种事后沟通,最终成为有效沟通对了,所述的群众自助冲车,“群众借用电动工具宛如图书馆借书一样便捷”、“遛狗式牵着一个水袋”项目,是昆山青年的发明创造,是共享经济里的2023年新物种入驻昆山; 众所周知,所有的管理条款,都滞后于发明创造;一项新发明,新模式的诞生;将是对管理者格局和智慧的考验;摩拜共享单车项目也差点夭折,多亏了上海市委书记的公开支持才成功,并最终赢得了总理的肯定;参考资料和图片写实如下: 



总之呢,青年人自力更生,发明创造,为人民服务;是好事情;利用创新工具,缓解春节洗车难,洗车贵现象,省钱省时间,群众也欢迎;
基层管理者要好好和创业者沟通,多一些包容;
虽然公职人员和创业者是不同领域的人,思维模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然而,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
让我们向沟通致敬,向理解致敬,共同为人民服务;少一些猜忌,多一些理解;更好的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