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成功

【普法·微释法】中学生冒用家长信息充值游戏,钱能退吗?

实名认证作为

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的第一道关卡

却被一些孩子想方设法“破解”

那么,未成年子女冒用家长身份信息

注册登录网络游戏,偷偷进行大额充值

充的钱还能退吗?





案件回顾

15岁的中学生小徐痴迷游戏,他利用父亲的手机副卡号在自己的手机上注册了某短视频平台,随后进入平台内链接的小游戏,并利用母亲的身份证信息进行了实名认证。在游戏期间,小徐偷偷用母亲的微信购买了多件游戏道具,单次充值金额多为6元、25元、68元、118元,总共花费了近5000元

小徐母亲得知小徐在未经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充值游戏后,将短视频平台、游戏收款方告上法庭,认为两公司在防范未成年人充值方面存在技术漏洞并存在诱导未成年人充值的行为,构成欺诈,要求两公司退还小徐所充值金额并按照三倍连带赔偿一万四千余元。

事实上,小徐偷用母亲手机充值游戏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其11岁时就用母亲手机在多款游戏中充值过一万多元,且通过起诉获得了全额退款。


孩子绕过防沉迷系统并进行游戏充值

短视频平台、游戏收款方

是否存在过错?是否构成欺诈?

未成年人实施的充值行为有效吗?

平台该不该退款?


一审法院认为


短视频平台、游戏收款方不构成欺诈,而小徐绕开防沉迷系统、其监护人未严格引导管理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是充值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涉案游戏已经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的规定接入了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基于网络交易行为虚拟性、远程性的特点,交易双方主要通过注册的网络账号以及法定的身份核验机制确认交易对方的身份,而小徐使用监护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平台登录、游戏注册、充值消费,对平台及收款方而言,涉案游戏账号的使用者就是成年人,因此二被告未违反相关规定,不存在过错

此外,小徐此前就已发生过大额充值行为,多次偷用母亲微信转账进行游戏消费,说明其监护人在教育引导小徐理性上网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充值行为存在主要过错

不过,因小徐充值行为发生时仅15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充值行为有效,其余部分因超过未成年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且小徐的母亲事先对此不知情、事后不予追认,应属无效,应予返还。参考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确定的“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的标准,结合双方的过错情况,一审法院酌定二被告公司退还小徐已消费的充值款2000元,驳回其他诉讼请求。

小徐及其母亲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

小徐主张返还充值款项,指向的是充值行为的无效,而该充值行为得以实现的最根本原因是其监护人对自身手机设备、微信账号和支付密码未尽到及时监管义务。在未成年人存在多次网络游戏充值行为的前提下,该案部分交易无效的缔约过失责任源自于法定监护人未监管好自己的账户,并疏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管。同时,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游戏存在故意设计技术漏洞来引诱未成年人充值,因此难以认定短视频平台和收款方以欺诈的故意实施了欺诈行为。最终,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上诉。目前该案二审判决已生效。

法官:解决游戏防沉迷
主要靠家长的参与和监督

当前,在网游防沉迷实名认证模式下,仍有不少未成年人通过身份冒用、租号等方式绕过防沉迷机制。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当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游戏充值,对于其中超过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相适应的部分,监护人可以主张退回充值金额,不少家长因此得以挽回损失。

不过,法律的保护与网络平台针对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的便捷不能成为家长忽视自身监管职责的借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可见,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定职责

网络娱乐、消费行为需从用户掌握的终端设备发起,而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网络活动的安排,对终端设备、网络账号、支付工具的管理,是引导未成年人科学上网、预防网络沉迷和非理性消费的重要环节,要想切实解决游戏防沉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主要依靠家长的参与和监督。

来源:尚法昆山




支持楼主

0人支持

阅读原文 阅读 101317 回复 21
举报
热门评论
部分评论
  • 樱桃小包子 LV17 皇后
    1楼
    开通人脸识别支付还是有好处的,这样不容易被冒用,用密码支付就难了,现在的小孩子猴精猴精的,他看你输过一次就记下了。
    不用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经历过熊孩子充值游戏,那次是年三十晚上没注意他,晚上他微信上收到亲戚的压岁钱没找他要,暂时放他那里了,最后把压岁钱全充进去了
    2024-10-16
    回复
  • asher008 LV1 路人
    2楼
    如何认定是孩子冒用家长信息的呢?
    2024-10-16 11:31
    回复
  • 旅行的海盗 LV10 修仪
    3楼
    所以为什么要给手机?
    2024-10-16 10:25
    回复
  • 小兔米尼 LV1 秀女
    4楼
    冲这么多钱换成是我也要生气了
    2024-10-16 09:03
    回复
  • 果果的甜甜 LV2 答应
    5楼
    禁止小孩子玩游戏呗
    2024-10-16 09:02
    回复
  • 小紫溪 LV1 秀女
    6楼
    还是别让小孩子碰游戏,有时候大人都不一定经得起游戏的诱惑
    2024-10-16 09:02
    回复
打开昆山论坛APP,与楼主互动
你的热评
游客
发表评论
最热昆友圈
  • #每天一条昆友圈##有趣小视频#中午好呀!周五愉快

    1802129061

    24
  • 1234 周末愉快

    十里shílǐ

    23
  • 看看这是什么,还是有点远,没拍好,没拍出它的大,,,#有趣小 ..

    昭昭格格

    23
  • #人间最美四月天# #我的碎碎念# 我的迷你小茶台

    潺潺

    21
  •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感谢朋友们的祝福和鼓励,我爱 ..

    拆南墙

    21
  • 花花草草#每天一条昆友圈#

    十里shílǐ

    21
  • 晚饭烧好啦#三餐四季 温柔有趣# #每天一条昆友圈# #我的碎碎念#

    樱桃小包子

    20
  • #每天一条昆友圈# 练眼时间到

    潺潺

    19
热点推荐

安装应用

随时关注身边时事,认识有趣的人

免费下载昆山论坛
这是app专享内容啦!
你可以下载app,更多精彩任你挑!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
绑定手机才能继续哦!
绑定手机账号更安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