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0768阅读
  • 25回复

[昆山要闻]比窦娥还冤的5月“飞雪”,昆北路满天的飞絮让人大气都不敢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江南思绪
级别: 昆山名人

发帖
37820
昆币
39924 枚
配偶
单身
10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大气都不敢喘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琛哥

发帖
10489
昆币
34769 枚
配偶
单身
11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要么在城区范围内,减少这类绿化。或者改变绿植基因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美女离线小马妈
发帖
1821
昆币
4528 枚
配偶
单身
12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昆北路到五联路这块最严重,白花花的,不戴口罩的很可能吸到鼻子嘴里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离线于笑风
发帖
4711
昆币
1702 枚
配偶
单身
13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法国梧桐也有飞絮,而且是两次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自然界
级别: 昆山过客
发帖
18
昆币
25 枚
配偶
单身
14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法桐带刺的针絮,易杨的飞絮也多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leosp
级别: 昆山名人

发帖
21483
昆币
20278 枚
配偶
单身
15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来自法兰西的浪漫呗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离线奇妮
发帖
1089
昆币
1368 枚
配偶
单身
16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早上 学校门也有很多,像灰尘满天飞。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飞翔的小鱼er
发帖
986
昆币
1437 枚
配偶
单身
17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西安有个什么飞雪的景点,西安八景之一 灞柳飞雪,这个事情看待要两面性,如果确实过敏,就做好防护吧,社会毕竟有他的多面性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飞翔的小鱼er
发帖
986
昆币
1437 枚
配偶
单身
18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相关联,唐时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为文人骚客所乐道。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
西安市境内东有灞水,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其位置在今灞桥镇西北方向5 公里处的上桥梓口村以西。
有水有桥,柳树自然也不能少。《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烟雾蒙蒙,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唐时在灞桥设有驿站,当时叫做“滋水驿”,也被称作“灞亭”。古时人们多在此处迎宾送客,依依话别。灞河、灞桥、灞柳、灞亭,古往今来,竟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生离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到了这个地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每到暮春时节,灞桥之畔总是绿柳低垂,柳絮飞舞,宛如漫天雪飘,这就是“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史籍载,“灞柳风雪”之说,始于明清之际,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关中《八景》佚名诗中,就有“灞柳风雪扑满面”的诗句。
灞桥之柳,与古长安植柳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安周围多水、多川,很适宜柳的成活与生长,加之周、秦、汉、唐宫中,御道多植柳树,民间植柳也自然蔚成风气。皇家有所谓“隋宫柳”、“华清宫门柳”、“御沟柳”;民间则有“青门柳”、“章台柳”及“细柳营”等,时人称“烟柳满皇都”。汉代时“灞柳”已闻名遐迩,《三辅黄图》云“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可见一斑。
“灞柳”,也有它的盛衰史。隋、唐时“灞柳”仍处于繁荣时期。从李白词《忆秦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迎客送友的人们,“折柳”相赠已成风习。宋时,由于京城东迁,“灞柳”也随之萧条,宋代词人柳永在《少年行》中写道:“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翠楚宫腰。”元代时,忽必烈的三子忙哥被刺封为安西王到了西安,使“灞柳”又恢复了生机。《西安府志》所载,当时“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明清时,古灞桥虽已残破,但灞柳风姿不减当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东监使朱集义在其《关中八景(诗画)中》,题“灞柳风雪”云:“古桥石板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唐诗人韦应物《东郊》诗云:“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建国后,80年代,灞柳风雪的景象,由于气候的影响和人为的破坏,不如当年。市、区政府1999年已着手规划、实施、恢复“灞柳风雪扑满面”这一人文胜迹。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离线暗夜游侠
级别: 昆山过客
发帖
82
昆币
1019 枚
配偶
单身
19楼 发表于: 05-14 , 来自:江苏省0==
日本杨树,日本自己不种,让我们种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