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发表于: 07-09
, 来自:江苏省0==
“优先考虑安排面试”……
眼下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
一些付费“内推”公然在网络平台叫卖
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在一些二手电商平台上,有人卖起了求职“内推”,号称可以优先被公司HR看到简历,其中不乏知名“大厂”。这样的“内推”很便宜,9.9元即可获得一个“内推”资格,有的甚至更低。
有接受过“内推”的求职者表示,“内推”很常见,和正规投简历差不多,填写发来的链接信息,只是多写一个“内推码”,感觉没啥作用,“我不认为花9.9元能买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市面上一些付费“内推”无一例外都表示,不保证100%回复和录取,而且“内推码”一经售出,概不退货。
大三学生小王准备申请海外高校,为了增加竞争力,想尽快拥有几段外企实习的经历,之后她在某社交平台看到一则“大厂实习内推”的信息。该博主表示自己就是通过这种“付费内推”的方式成功进入“大厂”,所以愿意通过同样的方式帮助其他人获得实习机会。
但是,沟通之后小王发现,此人推荐给她的微信号并非个人,而是名为“××求职顾问”的中介机构微信号。在与该中介聊天中,小王被告知需要支付一笔10万至20万元的“内推”费用,交了这笔钱后,中介就能确保她通过“内推”进入公司面试,并最终拿到工作机会。看到这里,小王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当下流行的“付费内推”骗局,立即停止继续提供更多信息,并举报了该博主的微信。
现实中
有人花了钱,的确“内推”成功了
但真实岗位却和描述大相径庭
还有不少人“钱和工作两空”
那么,私自售卖“内推”资格违法吗?
中介机构宣称“**”“包拿offer”
是否构成虚假宣传?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表示,“内推”是企业为了引进优秀人才而提供给员工的一种福利,通常是根据员工对候选人的了解和推荐,来为企业引荐合适的人选,它不应该被视为可交易的商品。
通过购买“内推”资格获得面试机会,本质上是规避了公开、公平的招聘程序,这可能导致优秀人才无法顺利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企业,这种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企业内部人员私自出售“内推”资格,可能构成违法行为。而大学生在灰色地带的交易中往往面临着维权难和无保障的处境。
有互联网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市面上充斥的付费“内推”信息不排除是企业员工或者第三方招聘猎头行为,公司对这种行为肯定是不允许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当前,大学生在求职时,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实习经历。而一些高校难以为学生安排高品质的实习机会,这恰恰成了某些商业机构利用的目标。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问清泓曾长期关注付费实习问题,他表示,提供虚假的“付费内推实习”属于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严重的则属于民事欺诈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中介机构宣传中如果使用了“包实习”“包拿offer”或者“交钱**”等语言,则属于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这是违反广告法的行为。
当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许多不法分子蠢蠢欲动
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设下陷阱
除了警惕“付费内推”的套路
求职路上还需注意这些!
找工作要通过正规网站查找招聘信息。正规、官方的招聘渠道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能筛选掉大部分问题信息。
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均实行“凡进必考”原则,有严格的招录程序。所谓“人脉关系”带来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警惕过于夸大的招聘宣传词,如高薪、轻松工作等,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掉下“活少不累、薪酬优厚”的工作。
招聘时要求在上班之前就要交费的,千万不要着急付款,三思而行,谨防“以招聘之名,行诈骗之实”。
来源:尚法昆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