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孩子去配眼镜,这一趟经历,让我感慨颇多。
起初,是发现孩子看电视时总不自觉往前凑,看黑板上的字也常眯着眼。心里 “咯噔” 一下,赶忙带他去医院检查视力。果不其然,近视了!那一刻,满心自责,怪自己平时没多留意孩子的用眼习惯。
走进眼镜店,琳琅满目的镜框让人挑花眼。店员热情介绍,从材质到款式,说得头头是道。可我心里犯起嘀咕,到底哪种最适合孩子呢?选轻便的塑料镜框,怕不够结实;金属镜框看着耐用,又担心太重压鼻梁。好不容易选定镜框,镜片又成难题。普通镜片、防蓝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 价格从几百到上千不等。想着孩子正长身体,近视度数可能加深,咬咬牙选了相对贵些、据说能控制度数增长的镜片。
配镜过程中,孩子有些不耐烦,一直问什么时候能结束。我一边安抚,一边看着验光师熟练操作仪器,心里默默祈祷度数别太高。等待加工镜片的时间,看着店里不少和孩子年纪相仿的小顾客,不禁深思:如今电子产品普及,孩子学习压力也大,用眼过度成普遍现象。这一趟配眼镜,花费不低,更重要的是,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生活诸多不便,运动时怕眼镜滑落,冬天进出室内镜片还易起雾。
回家路上,和孩子郑重约定,以后要严格控制看电子产品时间,每天坚持户外活动,认真做眼保健操。真心希望所有家长都能重视孩子视力问题,别等孩子视力下降,才追悔莫及。毕竟,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宝贵 “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