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都是生活在现实的俗人,无一例外。
动辄抛世俗论,求高雅者。本质是对文化雅俗关系的表层理解,其完全没有理解,高雅文化本身就是老百姓在世俗活动中体现的生活本质与人性真实,经过提炼和时间沉淀后,升华为具有普遍共鸣的优雅文化。
所有经典的高雅文化,其根源几乎都来自世俗的日常。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音乐,最初的素材都是普通人市场烟火的喜怒哀乐、市井百态。
当然,并非所有世俗文化都能自动成为高雅文化。只有那些能够反映一代人为了生活艰苦奋斗有拼搏精神、触及人性向往美好生活共通点,并经过创作者艺术加工、去粗取精的世俗内容,才能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获得广泛认可,从而实现“雅化”。
反之,脱离世俗根基的“高雅”,往往会因空洞无物而失去生命力,成为小众的、僵化的形式。真正的高雅,必然能在世俗中找到根基;为了美好生活奋斗的世俗,也终将有机会走向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