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轨道11号线道路恢复与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交工验收,轨道线变身风景线,交通圈、公园圈、商业圈、生活圈的圈圈融合,昆山交通综合枢纽功能大大提升,区域联系更加紧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 !
前进路向西接苏州园区,联通新312国道快速路;向东联通太仓;串联昆山З个政务中心、4个大型商业综合体、5个大型医院,7个公共文化活动场所、20个市级机关、32个居住小区,每天数以万计车辆在这里通过。在这条昆山东西向交通“主动脉”下,正是苏州轨交11号线。
地铁沿线道路恢复中,不仅重视车行交通,更将道路资源更多分配给行人、非机动车以及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站点、增设微巴枢纽、公共自行车点、临时接送车位、风雨连廊,与轨道出入口无缝衔接。同时,将工程范围拓展至沿街空间,细分为慢行空间、车行空间、交叉口空间、活动空间、绿化空间、街道设施6大类45个小类,重塑高品质街道。
“建地铁就是建城市,通地铁就是通生活。”地铁沿线道路恢复与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道路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工程、排水工程、管线综合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等。
工程贯穿昆山全市5个区镇,涉及包括前进路在内的11条共36.56公里的市区主干道路,完善昆山区域内26个轨道站点的96个轨道出口周边环境,优化提升约200万平方米沿线景观绿化。
城市更新,也更智慧。在轨道11号线沿线人行道外缘,全线设置设施带,可以作为未来城市的插口,既能满足各类智慧功能,也可满**通、便利服务、照明、环卫、城市基础设施等多元设施的集成。
“发挥‘绣花针’精神,以精细化管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打造复合型‘城市庭院’和高颜值‘城市封面’,零距离让市民感受城市硕果,绘就美丽昆山新画卷。”昆山交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小飞介绍,轨道11号线沿线公园体系完善,现状及规划公园共计19个,其中14个紧邻地铁出站口。通过工程建设,“缝合”14条城市绿廊,打开星溪公园、莲湖公园等19个公园界面,升级10公里带状绿地,形成一条超级公园大道。道路两边的“边角料”区域也摇身一变成为小而美、亮而精的“口袋公园”。
工程联动优化织补城市慢行系统,与南北向19条慢行廊道对接,串接6个慢跑环、36个活力模块,44个服务驿站,构建起功能融合、资源融合、文化融合、服务人群融合的慢生活网络。
从虹祺路站去森林公园晨跑,在时代大厦咖啡驿站小憩,在玉峰山顶俯瞰城市全貌,在文化艺术中心站去看一场展览,在莲湖公园站去打卡一家网红餐厅……沿着轨道11号线,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出游的路、健身的路,环环相扣、路路畅通。
昆山市交通运输局联合相关部门,系统梳理圩区水系和沿线市政管网,新改建雨水管网41公里,新开河道6.4公里,拓宽河道7.2公里,充分保障城市排涝安全。以圩区为基本单元,辐射沿线16个圩区288平方公里,整合串联周边蓝绿空间,实现圩区循环和全径流管控,成为昆山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超级生态廊道。
7点钟左右出门,公交15分左右到达苏州轨交11号线夏驾河公园站,9站后在花桥站换乘上海11号线,9点前正好能到达公司,研究生刚毕业的王先生选择工作在上海,定居在昆山,他说:“通勤非常便捷,‘轨交+公交’一边连接生活烟火,一边是我的诗与远方。”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以来,日均客流量达15.52万人次。如王先生一样的苏昆、沪昆通勤者不在少数。
昆山交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景观绿化项目经理马宇浩介绍,在进行轨交沿线道路恢复工程的同时,更多关注市民公共交通工具换乘问题,在合适的点位设置非机动车位,沿线公交站点重新梳理,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在客流量较大的站点,用风雨连廊将轨交与公交站点的出入口连接,方便市民出行。
不断加强绿色出行支撑,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区132处,提供约15000个停车位;增设36处公共自行车租还点,提供约1800个停车位;建设12处P+R换乘停车场,提供约2000个机动车停车位。
增补生活服务支撑,结合轨道沿线出入口、公交站台及公园绿地,设置17处服务驿站,提供快递寄取、便利零售、营养早餐等功能服务;在轨交人流密集处设置8处风雨连廊,实现轨交与公交站之间的无风雨换乘。
优化公交接驳,优化调整线路61条,开设公交微循环15条,轨交站点接驳线路由68条增加至103条;临时配建公交首末站10处;配建公交站台68个,均在100米范围内,其中,50米范围内54个,总体占比达80%。
在乘坐地铁时
还要注意以下事项哦
让我们一起
绿色出行,文明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