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1876阅读
  • 0回复

[昆山要闻]《新华日报》整版聚焦昆山:高峰之上再登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直戳痛处
发帖
2487
昆币
92921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 来自:江苏省0==
9月19日

《新华日报》
整版专题聚焦昆山
——高峰之上再登高


图片

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

玉峰山,昆山之巅,高不足百米,却挺起了中国县域经济的“第一高峰”。

连续1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连续三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贡献全国4‰的GDP,集聚全国1%的到账外资,创造全国2%的进出口……今天的昆山,光芒万丈。

从苏州“小六子”农业县一路逆袭而上,昆山披荆斩棘、高歌猛进,走出了一条以新发展理念为重要引领、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以共同富裕为不懈追求、以“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为时代精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而回溯“筑路”的全过程,无论是1984年自费创办开发区,还是*****撤县设市,抑或是2009年被赋予“勾画现代化目标”光荣使命,这座城市都发生了太多传奇故事。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昆山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六个县域示范”,力争以一域之精彩为全局增光添彩。

今天,当你穿行于这片9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细细品味时代在这里篆刻留下的印记,会发现历经淬炼的昆山,正发生着一些微妙而又深刻的变化。从稻田里干出一番事业,到今天力争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昆山人用刻进骨子里的那股劲,把“昆山之路”拓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图片


闯与创

从“探路”到成为“道路”
40年前的昆山,亟需一条出路。
改革开放之初,眼看着周边兄弟县市“风风火火”搞乡镇工业过上了好日子,还守着“苏州城外半碗饭”的昆山人,彻底坐不住了——彼时,昆山的工业产值只有兄弟县市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另一边,国务院批准沿海建立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这个苏州“小六子”自然“赶不上趟”。
落伍,源于思想上的落后。要想赶上、再赶超,唯有解放思想、冲破藩篱、打破常规!
乘上改革开放的东风,“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昆山人决心迎头赶上。但走别人的老路已然不现实,当时的昆山人作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策:不等不靠不要,自掏腰包开发工业小区。
没有先例、没有政策、没有资金,1984年8月,在昆山城东蛙声阵阵的农田里,昆山人硬生生辟出3.75平方公里,开始自费开发工业小区。当时既没有开业典礼,也没有新闻报道。
白手起家的“昆山之路”,从这里发端。虽然没有“准生证”、更没有工业基础,但昆山上下对这个工业小区倾注了大量心血:修路、招商、建厂,开发一片、成功一片。搞规划的测量人员,背着经纬仪和标杆到处奔波,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探路,意味着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一条路。回望来时路,“昆山之路”不单单是一种路径、一种模式,更蕴含着敢为天下先的时代精神和发展智慧。
从“唯实、扬长、奋斗”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从“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到如今“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这些精神财富在时间浸润下愈发光彩熠熠。
图片

这一切,都由改革开放催生、由改革开放召唤。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昆山势必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南京、北京累计跑100多次,昆山迎来了省内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历经8年艰苦奋斗,昆山开创了国家级开发区设在县级市的先河;先后进京84次、穿梭于8个中央部委,昆山出口加工区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到后来,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市台协会、开具全国第一张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增值*发*,一直到开通国内首条县级市域地铁线苏州轨交11号线和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无数的“第一”“首创”,不仅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成果,也处处烙印着昆山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气质。

这里的每一次前行、每一次蜕变,都离不开“昆山之路”精神力量的感召,都源自这份精神力量的指引。如今提出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更是昆山使命在肩的自觉和担当。21世纪的昆山人正在做的事情,与17世纪的顾炎武发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脉相承。昆山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敢为人先“闯与创”的精神承前启后、薪火相传,支撑着这一方土地迎接更高远的挑战、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图片


立与破

从零到一再到第一

在立与破的循环往复中,事物才得以渐进式向前发展。

从自费开发工业小区算起,昆山产业发展历经“农转工、内转外、低转高、散转聚、大转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昆山人立足本地实情、踏准时代节拍、主动改革求变的结果。每个阶段都是先立后破、协同发力。

以昆山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依托上世纪80年代以“西托‘三线’”思路引进的企业,为昆山电子工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本世纪初,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并形成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为主的产业链。

如今,戴上AR(增强现实)眼镜,“远在天边”的工程师就能在线解决设备故障问题。这项由亮风台(昆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已应用在三一重工、宝武钢铁等企业。

图片

亮风台所在的云昆大厦,一幢叫AI,另一幢叫META,这里是昆山打造元宇宙产业园的主阵地。开园之初,这里就秉持着“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理念,吸引了亮风台、五一视界、昆仑智汇等32家企业入驻。

一切都有迹可循。正如当年昆山“拆笔记本电脑招商”,把一台笔记本电脑拆开,紧盯1000多个主要零部件,一个个登门拜访,针对性招商,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终成现在近7000亿级的庞大规模。

站上高原后,昆山不止步、不停歇,仍然向着山顶攀登。基于此,昆山一着不让推动实施智能终端向智能穿戴延伸、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拓展、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发展“三个转型”“三大行动”,加快传统制造向研发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三个升级”。

图片

昆山人深知,想要不断开辟新事业,必须先立后破。“立”,是根本,一边要稳固现有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链,一边进行“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昆山人敢于在2022年就启动布局元宇宙产业。

除了元宇宙,昆山还无中生有架起一条以咖啡产业为代表的高端食品产业链条。方圆几公里内,星巴克、瑞幸、亿政等40多家国内外咖啡企业齐聚,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全国60%以上的生豆进口量来自昆山——这也是昆山获“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称号的实力象征之一。

昆山不种咖啡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市场。从上世纪用“脸盆装咖啡”到站上千亿级“咖”位,短短几年时间,昆山让咖啡豆从贸易分拨、平台交易、研发烘焙,到品牌销售、咖啡设备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流程实现“无缝衔接”。随着一杯咖啡、一块巧克力、一支冰淇淋、一瓶可乐、一片面包、一杯果汁等相继落户,昆山食品产业链一次次“甜蜜升级”。

图片

2023年,昆山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433亿元,连续第三年突破万亿元。全市形成了3家千亿级特大企业、10家百亿级骨干企业、129家十亿级企业、1057家亿元级企业的企业矩阵。

面对未来,怎样用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昆山用一张“2+6+X”现代产业体系版图作答:“2”即新一代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6”即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X”即以元宇宙、先进计算、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先导产业或未来产业。

在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抢占一席之地,星巴克、瑞幸咖啡、中科可控、群启科技等旗舰项目吸引行业关注,立讯精密、友达光电、三一重机等行业龙头深耕发展,清陶能源在固态锂电池领域独树一帜、泽璟制药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首发上市的企业……昆山踩准未来产业化发展趋势,锻造产业全链,正裂变出更大的增长极。


开与合
开放高地“海拔”再拔高
书法讲究开与合,“开”处让人有开阔舒畅的豪迈之气,“合”处又让人有充实紧密的灵动感,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俊美灵动之感。城市也需要“开”与“合”,既开放包容,又融合共生。

1990年,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隔壁的昆山不断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和经验,修炼“内力”的同时,“外力”也不断释放。驶出沪宁高速昆山收费站匝道,拐个弯便是昆山综合保税区的卡口,满载货物的卡车在这里来回穿梭。

图片

这里也是昆山陆路口岸最早的通关点。1997年,全国首批5个直通式陆路口岸之一的昆山陆路口岸启用,直接改写了昆山出口货物不能外运的历史。

随着2000年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昆山与世界的联结更加紧密了。看中完善的基础配套、高效的报关机制,仁宝、神达、纬创等台企纷纷落户。时至今日,这里创造了全国2%进出口总额,提供了外向型经济崛起样本。

图片

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昆山获评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当年10月15日,新华社发文《以开放打造中国百强之首》点赞昆山。吸引全球资源、链接全球市场,未来才能天高地阔。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昆山已集聚起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超1万个外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昆山投资设立项目达108个。

在昆山数量庞大的外资企业中,来自宝岛台湾的项目尤为众多。自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顺昌纺织落户,昆山便与台资台企结下不解之缘。

如今,昆山已成为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昆山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6000个,投资总额超700亿美元,10万台商台胞、3000多对两岸婚姻家庭在昆山安居乐业,近4000名台商台胞子女在昆山就学,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新局面。

图片

是开放打开了一扇门,一扇让昆山链接世界的门。今年7月17日,两辆发自上海浦东机场的货运车驶入昆山综保区的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这批货物是仁宝公司从越南胡志明市进口的集成电路产品。过去进口货物运往昆山,需经上海浦东机场,再从外高桥保税区入关,需2天时间周转。现在,货物在机场落地后,仅用10多个小时可直接运达昆山。

去年,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成功获批了国际机场三字代码——KHL。有了它,从昆山进出口的货物可以通过中转联程直达世界各地,进口货物在国内周转时间由原来的20个小时缩短至10个小时左右,出口货物由原来的12个小时左右缩短至6个小时左右,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5%,物流时效平均提升50%。该空港物流中心还通过东航货站和机场货站链接111家航空公司,航线网络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达1036个目的地。“昆山制造”经由海陆空全方位牵手世界。

开放造就的广阔胸襟,让昆山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文化、人文领域都有着海纳百川的气势:348个剧种以及木偶剧和皮影戏在昆曲故里再绽芳华;台胞职工可参加昆山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取得台湾地区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可享受与昆山技能人才同等的奖补待遇,他们的子女还能就读公办学校……兼容并蓄、多元融合,让这座城市更有风味、更有调性。

图片


量与质

以民为本迈向美美与共

9月13日,夜幕降临,昆山开发区慧聚广场一片灯火璀璨,2024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当晚正式亮灯。不远处的慧聚夜市里,游客氤氲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里,流连于蚵仔煎、盐酥鸡、甜不辣等台湾美食间。这一方天地,不仅为游客带来新鲜体验,更为台胞带来故乡一般的温暖。

一座城市是否吸引人,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量”,还要拼民生福祉的“质”。要想在县域现代化建设上作示范,昆山不仅要在经济和改革方面先行先试,还要在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方面走在前列,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共进,推动城市发展的精彩之变,让“昆山之路”愈加丰满。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最新城市规模分级情况,昆山以141万城市人口被定义为Ⅱ型大城市,列全国4个“县级大城市”之首。

图片

大城市,就得有大城市的样子。怎样闯出一条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昆山之路”,摆在了这个“县级大城市”的面前。昆山人心中有一条准则,那就是:一切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共享成果。

就在今年5月14日,昆山召开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用科学规划描绘城市的“成长坐标”,用匠心设计塑造城市的“骨肉之躯”,真正把昆山打造成为一座本地人自豪、外来人向往、创业者称赞的现代化大城市。

——城市品质向内加压发力。践行“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昆山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最美的风景让市民共享:口袋公园转角可见、大西门商业街开门迎客、高端酒店未来可期……2023年,昆山新建口袋公园50个,新增改造绿化面积498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9.5万平方米,新改建停车泊位5.6万个。

图片


——交通网络向外拓展延伸。6月24日,联沪通苏、贯穿全域的轨交11号线安全运营一周年;8月18日,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在昆山开通;9月10日,强胜路对接312国道工程顺利通车,与上海、苏州主城区对接道路均贯通9条;此外,震川西路对接娄江大道快速化改造今年年底主线贯通,中华园路对接苏州工业园区望江路明年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拉近与周边省市的时空距离。
——民生保障向优提质发展。多年来,昆山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80%以上,建成由2家“三甲”医院、9家乡镇医院、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构成的卫生体系,各类学校增至325所,在校学生增至40.2万人。一个个“15分钟生活圈”、健身圈、服务圈“圈”出了居民笑脸。2023年,昆山164个行政村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26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8∶1。
图片

推动“民生七有”向“民生七优”提升,让每一位新老昆山人都成为幸福的昆山人,让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成为圆梦的创业之乡。正如14年前的2010年10月4日,首次在中国举行的“2010年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上,昆山以“锐意创新、赋予外来人口享受城市基本服务的权利”而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成为全球6个获奖者之一,也是中国唯一获奖城市。联合国人居署在昆山的获奖评语中说,“昆山确保外来人口除充分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外,还充分享受退休、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体系,并与当地人口拥有同样的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

14年后的今天, 我们欣喜地看到,昆山从经济发展的“一枝独秀”,到城市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全面开花”,一座令人“心向往之”的品质生活之城逐渐有了现实模样。

采写手记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其唯一性必将被镌刻进时代的纹理中。

如果想要研究中国的县域经济,昆山一定是绕不开的标杆。作为一个负责联系对接昆山的95后,从一个个会议、活动现场见证昆山成长;在一次次进载体、入企业中感受干事创业的激情;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间醉心于文人风骨……在与昆山“相拥”的五年时间里,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既为当下谋,更为长远计的超前眼光和坚定行动。

毫无疑问,昆山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拔节生长。40多年来,一代代昆山人齐心协力,栽下一粒种,浇上一滴水,聚成一缕光。

每每翻开有关吴克铨、宣炳龙等前辈有关昆山探索与实践的纪实书籍,无不为他们无私无畏、敢闯敢试的精神所打动。他们的“创业故事”,穿越了40年光阴仍然历久弥新。从他们身上发源的精神,像一粒粒发芽的种子,扎根在每一个昆山人的心里。

我们深知,蕴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昆山之路”精神,在岁月洗练中愈发澄明、在时光沉淀中愈发厚重。

有一首歌曲叫《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确实,有很多东西,你不打破,就没有冲出瓶颈的可能。理念一变天地宽,登高望远自开阔。不管是回望历史、还是揆诸现实,昆山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这背后是一代代昆山人以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精神冲锋而来。

历史长河不息,时**卷常新。但你我都相信,眼底的这座城市,充满无限可能。而这座城市里的人,就是奇迹本身。

来源:昆山发布

本帖评分记录
胖瘦自有天定 昆币 +1 - 3小时前
1条评分昆币+1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