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仪,这个名字在人们心中唤起的,往往是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泡泡馄饨、青团子、蒸糕、萝卜丝饼等等,丰富多彩。近年来,这里还增添了一座百戏博物馆,为这个古镇注入了新的文化气息。表面上,正仪似乎“蓄势待发”,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当你再往里走,走的更深入,走进正仪村宅西片区,你会看到另一番景象。
这片区域坐落在正仪的西部,房屋大多建于1960年甚至更早,是传统的砖木结构瓦房,至今已有至少五十年的历史,甚有百年房龄建筑。由于地基潮湿,长期缺乏适当的维护,房屋出现了多处裂缝、漏水、墙体倾斜等严重问题。每逢雨季,屋顶漏水的情况尤为严重,室内多处需放置容器接水。长期的潮湿导致墙体大面积剥落和裂缝,部分梁柱也已腐朽,无法承受房屋的重量。近年来,恶劣天气频繁,房屋接连受损,居民的生活环境岌岌可危。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住户自己修缮或翻建,甚至申请拆迁呢?遗憾的是,正仪在昆山几乎处于一个“三不管”的地带,只要不涉及直接的利益关系,其他问题往往被忽视。这里的居民曾多次向连续五任村委会书记递交拆迁申请,然而至今未收到任何回复,这一拖就是十余年。正仪宅西片区的房屋规划长期以来一直不明确,无论是市、乡镇还是村级领导,均以情况不明为由,迟迟不做决策。
尽管正仪在美食和文化上有着独特的魅力,但背后却存在着严重的老旧房屋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转眼间,2025年即将到来,我们不禁要问,那些市、乡镇乃至村级领导在2024年年底承诺的政策,究竟是“缓兵之计”还是“真实确切”的承诺呢?正仪的老房子已经等不起了,而正仪的居民们也因一次次的失望,信任度被消磨殆尽。
俗话说得好,面子光鲜亮丽固然重要,但里子的坚实与内涵更为关键。这一道理放在政府工作中同样适用,“面子”与“里子”分别象征着政府工作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实质。政府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注重外在的形象与形式,更要关注内在的实质与效果,确保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能真正造福于民,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