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模式
  • 652阅读
  • 1回复

[乡音乡情]万科物业丨行业首个《智慧社区实践报告》出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24
昆币
1162 枚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3:53 , 来自:江苏省0==
       4月25日,在2025中国物业服务力暨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克而瑞物管联合万科物业,共同发布行业首份《智慧社区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万科物业“人+机器+远程运营”的物业服务模式已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落地,基本覆盖居民生活的所有服务触点,引领行业智慧化探索,具有先进性、普适性、示范性。并且凭借“AI大脑”,拉开了中国社区治理的智能革命序幕。

图为:活动发布现场



       技术落后、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薄弱……《报告》指出,智慧社区建设面临一系列难题,迫切需要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万科物业在全国3000多个小区,投入了AI摄像头、出入通行、自助客服、设备传感器(消防、电梯、用水等)等相关的智能设备,完善网络和各类数字化平台研发,搭建起统一运营的智慧服务平台,管理和监督现场的服务质量。
       从一个小区到3000多个小区,万科物业如何保障服务标准统一?其在武汉设立的全国数字运营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小区摄像头和各类传感器(消防、用水、电梯等)收集数据,该中心能够自动分析这些数据,并实时发出预警,及时避免安全事故。遇到台风、暴雨、冰冻等特殊天气时,还可以实现统一调度管理,确保每个小区都能随时应对。
       一旦出现电动车进电梯、儿童单独乱跑、老人摔倒、垃圾堆积、周界围墙入侵、楼内产生明火等50余种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发出预警,安排人员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及时解决居民的生活困扰。它们背后是一台名为“灵石”的服务器在默默运作,如同24小时在线的“AI大脑”。
       万科物业相关产品负责人透露,搭建小区现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远程实时监督服务,构建起“人+机器+远程”高效服务模式,是万科物业智慧社区长效运营的基石。



       《报告》强调,智慧社区建设需落到实处。万科物业聚焦安全、生活、环境、服务响应和社区氛围五大领域,将智慧服务融入300余项小区触点,为居民打造宜居宜心的家园。
       夜晚10点58分,昆山香逸尚城小区的“AI大脑”(灵石边缘服务器)发出紧急预警:东地库摄像头捕捉到一名人员在车库出入口逗留。系统提示,需先排查该人员身份,若存在风险,应立即驱赶并录入其身份信息,以备后续防范;若无风险,则引导其离开。

图为: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人员逗留

       “AI大脑”不仅在安全防护上表现出色,还时刻监督着小区的每个角落。摄像头识别机动车违停,通行设备显示异常访客进入小区,传感器监测到电瓶车棚温度过高……从发现状况,到分析具体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再到自动连接智慧工单,安排合适的人员处理,整个流程在20分钟内高效完成,为居民生活带来质的飞跃。


图为:小区的“AI大脑”自动识别出车辆违停和垃圾堆积


       万科物业通过智慧服务平台,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用水安全、排污堵塞和电梯安全,保障居民生活无忧。借助智慧物业服务机凤梨一号和“住这儿”APP,提供24小时服务,快速响应居民需求。同时,采用智能清洁设备提升保洁效率,精准绿化养护节约资源,营造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
       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小区氛围是关键。万科物业升级“住这儿”APP,搭建便捷交流圈,促进邻里交流。首创“数字服务报告”,每月公开公共收益和服务内容,打造透明社区,增强居民信任和满意度。

图为:数字服务报告案例

       报告披露,万科物业在智慧社区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技术成果,已累计获得71项专利和259项软件著作权。“这不是某家企业的独角戏”,克而瑞物管专家张兆娟认为,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革新。AI大脑让巡检智能化,大语言模型整合数据助力决策,智慧服务平台变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感知,推动社区治理从“人力密集型”迈向“数据驱动型”。这不仅为物业行业开辟了新增长极,更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可扩展的基层实践样本。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帅哥离线牛儿儿
发帖
1895
昆币
3658 枚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8:08 , 来自:江苏省0==
2.8一平方,黑的很
爆料有奖!关注昆山论坛抖音号,抖音搜索“昆山论坛”,或搜索抖音号:ksbbs
 
快速回复
限76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