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7月6日上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外,吴先生对每一位医护人员说。
10天前,一场历时近4小时的手术,困扰他多年的心脏难题终于被解除——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宗良主任团队成功为吴先生植入CRT-D(植入式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将他从随时可能猝死的阴霾中拉了回来。
吴先生患心肌病十余年,年过六旬的他,心脏早已不堪重负。
2021年,频繁的头晕、眼前发黑让他辗转求医,医院检查提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射血分数(EF)低下,提示存在心脏功能不全。
当时在外院就诊,专家建议植入CRT-D,因吴先生的心脏静脉血管畸形,术中左室电极无法到位。转而尝试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但由于心肌纤维化严重,起搏阈值高,术中右室除颤电极感知不良,未能成功完成手术。
今年3月,吴先生再次因“心源性晕厥”住院,当地医院虽明确诊断,却始终不敢尝试植入起搏器。
四年间,吴先生的心脏明显扩大、心功能极差,反复出现突发意识丧失、晕厥,跑了多家医院,在治疗方案上得到的答案却惊人地一致——“手术难度太高,无法做”。如此,猝死的阴霾如同巨石,压得他和家人几乎喘不过气。
6月25日中午,吴先生在家中突发心慌、胸闷,自测脉搏仅30次/分左右,家属紧急将他送到昆山市一医院急诊就诊。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EF值仅20%(正常值50-70%),病情危急。
面对这样一位“棘手”的患者,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没有退缩。赵波副主任医师一次次与吴先生及家属深入沟通,细致分析病情的每一个细节,耐心解答他们的所有疑虑。
“我们理解你们的顾虑,但从病情来看,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我们有信心并且会尽最大努力来完成手术。”医者的真诚与专业,像一束光,照亮了吴先生几乎熄灭的希望,最终吴先生和家属决定手术,共同挑战“不可能”!
6月27日,手术如期进行。冯振勤主任医师、陶宁超主治医师等组成的手术团队,根据科内反复研究讨论的治疗方案,制定了周密的手术策略。
术中,依次攻克了结构异常导致心室电极难以到位、起搏阈值异常升高、QRS波群感知不良三大"拦路虎”,经过近4小时的紧张鏖战,CRT-D成功植入!当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手术室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术后,吴先生恢复良好,心悸、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那颗曾经“摇摇欲坠”的心脏,终于重新找回了稳定的节奏,现已康复出院。
吴先生特地送来锦旗,激动地流下热泪,“感谢心血管内科的医护团队在我最绝望的时候,伸出援手,给我治愈的希望!”
医学硕士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诊治,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
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基层组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起搏与电生理学组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 各类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各类起搏器的植入以及左心耳封堵等心脏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