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婚礼晚宴
| M4_@P :,% vAI 镇上的柏油路刚铺好那年,我和于修一起去县城念高中。他爸是镇上有头有脸的名人,骑着一辆崭新的嘉陵摩托车去送他,那阵势很是令路人羡慕,发动机突突一响,烟囱管道冒出一溜溜黑烟后就不见了;我父亲是县水泥厂的工人,骑着半旧的飞鸽自行车载着我慢悠悠地艰难前行。到学校宿舍的时候,特意塞给我一条磨得锃亮的银质项链,链坠正面镌刻着一个“福”字符号,背面是“安”字,嘱咐我:“戴着,保好运的。” j$siCsF 也许有缘,三年高中生涯后,我和于修又都被东北的一所大学录取了,我选报的专业是法学,于修选的是金融。报到那天,在学校签到处撞见了于修。他穿着牛仔裤,上身是当时流行的皮夹克,头发挑染了几缕亚麻色,模样俊朗潇洒,身后跟着送行的家人从学校财经学院方向走了过来,大家相互一顿问候后,一起到校内的餐馆吃了饭,长辈叮嘱我俩在外面要搞好团结。于修同学胆大聪明,场面上会来事儿,是天生的焦点人物,没多少日子,他就有了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的头衔,他走到哪儿都像带着光环,身边总围着一群人,漂亮女生尤其多。 eNpGa0 eG 于修的兜里总揣着新款索尼牌随身听,那玩意儿在当时很贵的,周末还会带着相互走的亲近的女生去校外的西餐厅享受美味;而我多半在图书馆啃面包,或者帮教授整理资料赚点零花钱。毕业那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他穿着学士服和一群人在草坪上合影留念,看见我时挥了挥手,隔老远喊:“以后去深圳了联系啊!” Y0
Ta&TYZ0 没想到这句客套话真成了我们后来的交集。他在深圳打拼的日子里都是顺风顺水的,后来他进了一家上市的光电公司,不到5年就坐上了公司财务总监的宝座。我则在张家界东奔西走,最好的回馈就是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一周也吃不了几顿饱饭,在这种窘境下,我和于修的联系渐渐淡了,像被雨水冲刷过后的粉笔字痕迹一样,其实,和他的关系本来也不太亲密的。 *e!0ZB3J (内容为虚构,待续) qf7lQovK o{lR_
g7rn|<6FI
hr(E,TAe {|bf`
w>J|416 #zyEN+
)u`q41! FTsvPLIv"
iO~3rWQ 9])dLL0
V)=!pT *xI0hFJIM GMyzQ]
@} e3}`] V*"-@ :'|%~&J k|'{$/n &;DK^ta*P 1
\:5ow&a V)mitRaV pqmtN*zV 3dTz$s/[ fucG 9B \]
1qAFB5 "AMbU68 |
U ) 3A!`U6C( g4EC[>5!r qwM71
B!r 4}E|CD/pZ %F_)!M;x F<39eDNpz "N>~] 3copJS Q'>pOtJG*J NitsUg@< +twl`Z3n +"Flu.+[' wVX]"o [ 此帖被雁塔在2025-08-04 10:5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