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清贷卖房、亏光两百万首付还倒欠银行” 的遭遇,是这轮楼市调整中无数家庭的缩影。当 “大部分小区跌一半” 从传闻变为现实,“选择大于努力” 的感慨里藏着最沉重的时代注脚。
房价腰斩带来的不仅是账面缩水,更是家庭财富体系的崩塌。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 60%-70%,当房产价值腰斩,意味着核心资产直接清零。朋友的两百万首付,或许是夫妻多年打拼、父母养老积蓄的总和,却在市场波动中化为乌有,这种损失远非日常努力能弥补。更残酷的是 “负资产” 陷阱 —— 就像燕郊业主那样,法拍房价格仅够覆盖部分贷款,剩余债务仍需终身偿还,这正是 “倒欠银行几十万” 的底层逻辑。
悲剧的根源,在于对 “房产必涨” 幻觉的盲目迷信。过去二十年的市场惯性,让普通人将房产等同于无风险资产,却忽视了高杠杆的致命风险。天津有房主 160 万买房跌至 39 万,福州业主降价百万才成交,这些案例都印证了:当市场转向,加杠杆购房的 “选择失误”,会让十年努力付诸东流。朋友的 “清贷” 决策虽出于缓解压力,却本质上是对风险预判不足的被动买单。
这场财富洗牌正在重塑认知:房产从来不是稳赚不赔的赌注。当武汉业主卖掉四套房只留自住,当更多人开始分散资产配置,恰恰说明:真正的 “选择智慧”,是在狂热时留一份清醒,在投资时控一份风险。毕竟,人生的底气从不是赌对一次行情,而是守住不被单次风险击垮的底线。